[发明专利]一种转毂试验控制系统以及一种转毂试验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25434.8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4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王炜斌;徐维庆;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王亮;杨美灵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试验 控制系统 以及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毂试验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用于执行试验工况驾驶任务,包括:信息采集单元、人机交互单元、控制单元以及执行单元,其特征在于:信息采集单元用于获取车辆信息并输出;人机交互单元接收用户输入,并根据用户输入生成试验工况选择和车辆参数设置而输出;控制单元接收车辆信息、试验工况选择以及车辆参数设置,基于试验工况,并根据车辆参数和车辆信息生成目标踏板位置而输出;执行单元用于接收输出的目标踏板位置,并将踏板驱动到目标踏板位置。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在多种车型上进行多种工况试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毂试验控制系统和控制该系统的方法,以及一种转毂试验控制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汽车转毂工况试验的机制。
背景技术
在车辆开发过程中,为测试车辆性能,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工况试验。在这些如经济性、动力性、耐久性等试验中都需要长时间的重复的驾驶操作。以往的人工驾驶对试验技师的驾驶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此外,在某些高温、高寒、耐久等恶劣条件下的工况试验中,驾驶人员反应速度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在造成试验精度下降的同时也带来安全隐患。为此,由自动驾驶机器人替代人工完成各种试验的驾驶任务成为了未来的趋势。
现有适用于汽车转毂试验的自动驾驶机器人控制系统在应对简单的驾驶工况中已有不错的表现,但在复杂驾驶工况中仍难以达到试验要求,并且由于转毂试验工况种类繁多,不同车型油门制动曲线也各不相同,现有自动驾驶机器人在面对不同车型以及驾驶工况时只能由开发人员重新调试标定,因而并不实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适用于汽车转毂试验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基于测试工况生成驾驶策略的控制决策单元与执行单元分离,可实现诸如对不同自动驾驶机器人适应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转毂试验控制系统,包括:信息采集单元、人机交互单元、控制单元以及执行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采集单元用于获取车辆信息并输出;所述人机交互单元接收用户输入,并根据所述用户输入生成试验工况选择和车辆参数设置而输出;所述控制单元接收所述车辆信息、所述试验工况选择以及所述车辆参数设置,并根据所述试验工况、所述车辆参数和所述车辆信息生成目标踏板位置而输出;所述执行单元用于接收输出的所述目标踏板位置,并将踏板驱动到所述目标踏板位置。
可选地,所述人机交互单元进一步根据所述用户输入生成操作指令和/或人工干预指令;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根据操作指令生成目标踏板位置而输出;和/或所述执行单元直接响应于所述人工干预指令执行对应于该指令的动作。
可选地,所述人机交互单元还用于显示所述控制系统中各单元传递的参数和信息中的至少一者,进而指示所述试验工况的执行情况和/或所述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
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环境模块、评价模块以及动作模块;所述环境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试验工况选择和所述车辆信息,并根据所述试验工况和所述车辆信息生成特征参数并输出;所述环境模块还用于根据车辆踏板开度变化量和预定规则计算输出所述目标踏板位置并输出;评价模块根据所述特征参数以及所述车辆踏板开度变化量计算累积期望奖赏值并输出;所述动作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特征参数以及所述累积期望奖赏值计算并输出所述车辆踏板开度变化量。
可选地,所述特征参数包括:当前车速、目标车速、车辆踏板开度。。
可选地,所述评价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特征参数,并根据所述当前车速、所述目标车速以及所述车辆踏板开度变化量来计算奖惩值,所述奖惩值用于评价当前驾驶策略;评价模块进一步根据所述特征参数、所述车辆踏板开度变化量以及所述奖惩值计算累积期望奖赏值并输出。
可选地,所述目标车速包括当前时刻目标车速以及预定时间范围内的目标车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54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