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客户身份核实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27870.9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01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张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40 | 分类号: | G06Q20/40;G06Q4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5 | 代理人: | 林彦之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目标客户 客户身份 核实 预置 身份核实 特征信息 环节 可读存储介质 计算机设备 调用 身份 | ||
1.一种客户身份核实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01,接收核实目标客户身份的请求;
S02,获取与目标客户相关的预置特征信息;
S03,根据所述与目标客户相关的预置特征信息确定对所述目标客户进行身份核实的目标环节;
S04,根据确定的所述目标环节,调用与所述目标环节所对应的预置接口对所述目标客户进行身份核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户身份核实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监测到任一客户满足预置身份核实条件时,将该客户作为目标客户并启动用于发送核实目标客户身份的请求的预置程序;
通过所述预置程序发送核实目标客户身份的请求;
S01接收核实目标客户身份的请求,包括:
接收所述预置程序发送的核实目标客户身份的请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户身份核实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供用于接收核实目标客户身份的请求的操作选项;
S01接收核实客户身份的请求,包括:通过所述操作选项接收核实目标客户身份的请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户身份核实方法,其特征在于,S02获取与目标客户相关的预置特征信息,包括:
获取目标客户办理过的贷款产品信息、目标客户办理贷款产品的渠道信息、目标客户办理贷款时提供担保的资金模式信息和/或目标客户的标签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户身份核实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客户进行身份核实的环节包括:实名认证环节、绑卡鉴权环节、人脸识别环节、信用加油环节、声纹识别环节、视频面谈识别环节;
S03根据所述与目标客户相关的预置特征信息确定对所述目标客户进行身份核实的目标环节,包括:
根据所述与目标客户相关的预置特征信息确定目标客户的风险程度;
根据所述目标客户的风险程度,从所述对客户进行身份核实的环节中选取对应数量的目标环节对所述目标客户进行身份核实,其中,目标客户的风险程度与选取的目标环节的数量成正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客户身份核实方法,其特征在于,S04中调用与所述目标环节所对应的预置接口对所述目标客户进行身份核实,包括:
在接收到目标客户输入的姓名及身份证号后,通过调用公安部的用于核实身份证件信息的第一预置接口确定目标客户的姓名与身份证号是否匹配,以根据匹配结果实现针对目标客户的实名认证环节;和/或
在接收到目标客户输入的任一银行借记卡卡号、姓名及预留于该银行的手机号码后,通过调用该银行的用于发送验证码的第二预置接口向预留于该银行的手机号码发送验证码,并在接收到目标客户输入的验证码后,提交至该银行的用于银行卡鉴权的第三预置接口以进行验证码的校验,以根据校验结果实现针对目标客户的绑卡鉴权环节;和/或
在接收到采集的目标客户的人脸图像后,通过调用用于图像比对的第四预置接口将目标客户的人脸图像与目标客户在办理贷款业务时预留的照片进行比对,以根据比对结果实现针对目标客户的人脸识别环节;和/或
在接收到目标客户输入的姓名,以及社保信息、住房公积金信息和/或房产信息后,通过调用用于查询社保信息、用于查询住房公积金信息和/或用于查询房产信息的第五预置接口确定目标客户的姓名与社保信息、住房公积金信息和/或房产信息是否匹配,以根据匹配结果实现针对目标客户的信用加油环节;和/或
在接收到采集的目标客户的音频信息并进行声纹提取后,通过调用用于声纹比对的第六预置接口,将从目标客户的音频信息中提取的声纹与预置声纹数据库中与目标客户对应的声纹进行比对,以根据对比结果实现针对目标客户的声纹识别环节;和/或
在接收到采集的目标客户与相关人员在视频面谈过程中的对话内容和/或视频画面后,通过调用用于对话内容比对的第七预置接口,将采集到的对话内容与预置对话库中与目标客户对应的对话内容进行比对,以根据对比结果实现针对目标客户的视频面谈识别环节,和/或,通过调用用于微表情分析的第八预置接口对采集到的视频画面进行微表情分析,以根据分析结果实现针对目标客户的视频面谈识别环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787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