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舶舱室天花板与甲板的新型减震连接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31866.X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2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梅志兵;李丰;毛永华;牧传苗;高逢春;王君华;郑阳;詹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朝阳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9/02 | 分类号: | B63B29/02;B63B3/48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谢德珍 |
地址: | 332799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花板 甲板 弹簧 插栓 减震 船舶舱室 连接结构 滑块 支杆 减震机构 连接机构 升降机构 固定杆 限位板 插槽 晃动 受力 下压 挤压 配合 震动 | ||
本发明公开了船舶舱室天花板与甲板的新型减震连接结构,包括甲板,所述甲板通过升降机构连接有第一U型块,所述第一U型块通过两个连接机构连接有第二U型块,所述第二U型块通过减震机构连接有U型框,所述U型框的底部设有天花板。本发明中,通过第一U型块、第二U型块、U型框、第一支杆、固定杆、第一弹簧和滑块的配合作用,达到了第一U型块受力下压带动滑块挤压第一弹簧的效果,实现了对甲板剧烈晃动是对天花板产生的震动进行减震的功能;通过第一插栓、限位板、第二弹簧、第二插栓和第二支杆的配合作用,达到了第二弹簧带动着第二插栓插在第一插栓上的第二插槽内的效果,实现了将U型框固定在天花板上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制造装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船舶舱室天花板与甲板的新型减震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各类船舶的居住舱的装饰、隔断的过程中,天花板与甲板之间的固定通常采用吊挂件直接连接,而船舶在行驶的过程中会产生剧烈的晃动,船舶晃动会带动甲板剧烈晃动,而采用这种刚性连接会导致甲板剧烈晃动带动天花板随着甲板的剧烈晃动而晃动,造成舱室坍塌的危险。
为了防止船舶在行驶的过程中甲板剧烈晃动带动天花板晃动,导致舱室坍塌的情况发生,现在在天花板与甲板之间添加了竖直的减震器进行减震,但是减震器只能缓冲一部分的震动,而不能减少甲板上下晃动时对天花板带来的按压力。
为此,我们提出船舶舱室天花板与甲板的新型减震连接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天花板与甲板之间添加了竖直的减震器进行减震,但是减震器只能缓冲一部分的震动,而不能减少甲板上下晃动时对天花板带来的按压力的问题,而提出的船舶舱室天花板与甲板的新型减震连接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船舶舱室天花板与甲板的新型减震连接结构,包括甲板,所述甲板通过升降机构连接有第一U型块,所述第一U型块通过两个连接机构连接有第二U型块,所述第二U型块通过减震机构连接有U型框,所述U型框的底部设有天花板,所述天花板通过多个固定机构与U型框连接,所述U型框通过限位机构与固定机构连接。
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甲板底部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部螺纹套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顶部设有与螺纹杆对应的螺纹槽。
优选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U型块内侧壁和第二U型块内侧壁的第一支杆,两个所述第一支杆通过连接杆连接,且连接杆的两端均转动套接在第一支杆的外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U型框内侧壁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侧壁滑动套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与第二U型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外侧壁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块的外侧壁和U型框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插设在天花板上的第一插栓,所述第一插栓的顶部贯穿天花板并与U型框连接,所述U型框上设有与第一插栓对应的第一插槽。
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插设在第一插栓外侧壁上第二插栓,所述第一插栓上设有与第二插栓对应的第二插槽,所述U型框上有与第二插栓对应的空腔,所述空腔与第一插槽相通,所述空腔的内底部通过第二弹簧与第二插栓连接,所述第二插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的底部依次贯穿U型框和天花板并向底部延伸,所述U型框的底部和天花板的底部均设有第二支杆对应的滑动口,所述空腔与滑动口相通。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第一U型块、第二U型块、U型框、第一支杆、固定杆、第一弹簧和滑块的配合作用,达到了第一U型块受力下压带动滑块挤压第一弹簧的效果,实现了对甲板剧烈晃动是对天花板产生的震动进行减震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朝阳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朝阳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318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