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区容量的评估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33474.7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80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术;周颖;周智洪;耿守立;刘启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6/22 | 分类号: | H04W16/22;H04W24/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李相雨 |
地址: | 510623 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区 容量 评估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小区容量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评估小区在预设历史时段内的特征向量,其中所述特征向量中包括有多个特征参数;
将所述特征向量输入至预先训练得到的容量评估模型中,得到所述容量评估模型输出的小区容量评估结果;其中,所述小区容量评估结果指示所述待评估小区在预设时段内是否处于高负荷状态;
所述容量评估模型为预先通过作为训练样本的样本小区的标签数据训练得到,所述标签数据包括所述样本小区在第一预设历史时段内的训练特征向量以及所述样本小区在所述第一预设历史时段之后的第二预设历史时段内是否处于高负荷状态的容量结果;
所述特征向量中的多个特征参数包括性能参数、小区工程参数和业务参考参数;其中,
所述性能参数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项:小区自忙时小区用户面上行字节数、小区自忙时小区用户面下行字节数、小区自忙时上行物理资源块PRB利用率、小区自忙时下行PRB利用率、小区自忙时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控制信道单元CCE占用率、小区自忙时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最大数、小区自忙时有效RRC连接最大数、小区自忙时有效RRC连接平均数、小区自忙时演进的无线接入承载E-RAB建立成功次数、小区自忙时平均E-RAB流量、小区全日流量、小区RRC连接最大数日峰值、小区有效RRC连接最大数日峰值、小区无线利用率日峰值;
所述小区工程参数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项:频段、总下倾角、天线挂高、是否为高业务场景、小区的GSM邻区数量、小区的LTE邻区数量、最大发射功率、参考信号功率;
所述业务参考参数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项:是否为覆盖层小区、扇区载波数、同向异频载波数、扇区载波预设历史时段变动数、预测业务增长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特征向量输入至预先训练得到的容量评估模型中,得到所述容量评估模型输出的小区容量评估结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训练得到所述容量评估模型;其中,
所述训练得到所述容量评估模型,包括:
通过作为训练样本的样本小区的标签数据,对逻辑回归分类器中的参数进行训练调整,得到参数调整后的逻辑回归分类模型,其中在通过作为测试样本的测试小区的标签数据对所述逻辑回归分类模型进行评估准确率测试时,所述逻辑回归分类模型的评估准确率大于预设阈值;
将所述逻辑回归分类模型确定为容量评估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特征向量输入至预先训练得到的容量评估模型中,得到所述容量评估模型输出的小区容量评估结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小区容量评估结果指示所述待评估小区在预设时段内处于高负荷状态时,确定所述待评估小区的容量调整方式;
根据所述容量调整方式,对所述待评估小区的容量进行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待评估小区的容量调整方式,包括:
获取所述待评估小区所在的扇区的载波数、扇区内所有处于高负荷状态的问题小区的所需载波数和扇区内载波所采用频段;
根据所述扇区的载波数、扇区内所有问题小区的所需载波数和扇区内载波所采用频段,确定所述待评估小区的容量调整方式;其中,
当检测到所述扇区的载波数大于或等于扇区内所有问题小区的所需载波数时,确定所述容量调整方式为小区负载均衡;
当检测到所述扇区的载波数小于扇区内所有问题小区的所需载波数时,根据所述扇区内载波所采用频段,确定所述待评估小区的容量调整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扇区内载波所采用频段,确定所述待评估小区的容量调整方式,包括:
当所述扇区内载波所采用频段为E频段时,根据扇区内远端射频模块RRU的数量,确定所述容量调整方式;
当所述扇区内载波所采用频段为FDD频段时,确定所述容量调整方式为增加FDD站点;
当所述扇区内载波所采用频段为D频段和F频段时,根据所有问题小区在D频段和F频段上的所需载波数,确定所述容量调整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3347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