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氧化还原降低抗生素废水生物毒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34828.X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41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申渝;万柯佚;张海东;陈佳;齐高相;王建辉;高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72 | 分类号: | C02F1/7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王典彪 |
地址: | 400067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氧化 还原 降低 抗生素 废水 生物 毒性 方法 | ||
本发明申请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通过氧化还原降低抗生素废水生物毒性的方法,包括以下处理步骤:(1)反应前准备:将废水加入氧化还原反应器内,并对废水加热;(2)滴液:对废水进行充分搅拌,并将氧化剂逐滴滴入废水中;(3)后处理:反应6‑12h后,停止反应,使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对反应液进行过滤。本方法能够保证氧化剂对废水的减毒灭活处理效果的同时,有效的防止了因氧化剂投加过量而造成的二次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申请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通过氧化还原降低抗生素废水生物毒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抗生素废水属于难降解有机废水,其内残留的抗生素具有生物毒性,具有强烈抑制病原体或杀死其他微生物的作用,会造成好氧处理困难,所以采用生化方法处理废水中的抗生素,很难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而通过厌氧处理高浓度的有机物又难以满足出水标准。因此,在对抗生素废水生化处理前,要对废水中的抗生素进行减毒灭活预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氧化还原降低抗生素废水生物毒性的方法,以解决废水中的抗生素具有强烈抑制病原体或杀死其他微生物的作用,从而影响传统生化方法对废水处理效果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
一种通过氧化还原降低抗生素废水生物毒性的方法,包括以下处理步骤:
(1)反应前准备:将废水加入氧化还原反应器内,并对废水加热;
(2)滴液:对废水进行充分搅拌,并将氧化剂逐滴滴入废水中;
(3)后处理:反应6-12h后,停止反应,使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对反应液进行过滤。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
本方法采用将氧化剂逐滴滴入废水,使氧化剂充分破坏废水中抗生素结构,保证氧化剂对废水的减毒灭活处理效果的同时,有效的防止了因氧化剂投加过量而造成的二次污染。
进一步,步骤(1)之前先对废水进行加热浓缩。浓缩有助于降低废水的处理量,降低整个反应体积。
进一步,步骤(2)所用的氧化剂为双氧水和硫酸亚铁。双氧水和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能够破坏多种抗生素结构,对抗生素的处理效果较佳。
进一步,双氧水和硫酸亚铁的摩尔比为2-10:1,在该配比下,双氧水和硫酸亚铁,对抗生素的处理效果较佳。
进一步,所述步骤(3)过滤前向废水中加入碱液,碱液有助于沉淀废水中三价铁离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纵截面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筒体1、驱动座11、动力槽111、电机12、第一分隔板13、第一漏液孔131、滑块133、第二漏液孔134、第一压簧135、加热板15、排液管道16、盖体2、中间滴液室21、环形滴液室22、过液孔221、第一气孔222、第二气孔223、进液口224、第二分隔板225、第二压簧226、驱动轴3、搅拌叶31、套筒32、连通孔33、第一固定块34、第二固定块35、限位件4、转轴41、摆动圈42。
一种通过氧化还原降低抗生素废水生物毒性的方法,包括以下处理步骤:
(1)反应前准备:将废水加入氧化还原反应器内,并对废水加热,得到浓缩后废水;
(2)滴液:对浓缩后废水进行充分搅拌,并将混合后的双氧水和硫酸亚铁溶液逐滴滴入废水中,双氧水和硫酸亚铁的摩尔比为2-1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商大学,未经重庆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348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