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医用修复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36765.1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39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朱雪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舒福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7/36 | 分类号: | A61L27/36;A61L27/20;A61L27/22;A61L27/5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戚小琴 |
地址: | 314599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医用 修复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医用修复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一种生物医用修复膜,膜片通过一模具形成以下结构,它包括圆形主体和固接在圆形主体上表面的圆形凸柱,圆形凸柱内部中空,并在圆形主体与圆形凸柱连接处有一通孔,圆形主体的上表面与圆形凸柱相接处向外凸出,并沿圆形凸柱的周向方向设有凸起结构。其制备方法采用搅拌乳化、制膜、冷冻处理、升华、干燥。本发明不仅操作方便,而且还能保证有效碘的含量、膜片的生物活性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使膜片在使用中持续缓释,自然降解,既保护了宫颈粘膜不受外界的病毒及微生物的侵害,又充分发挥了膜片的抗菌消炎、止血吸液、保护粘膜、愈合伤口的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生物医用修复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见的治疗宫颈糜烂的方法多为阴道用药和物理方法,传统用药主要有泡腾片、栓剂、软膏剂和洗液等,多为中药或中药与抗生素的混合制剂,具有清热燥湿,消肿止痛,活血生肌等作用,且无创伤,用药方便,适用于轻度宫颈糜烂患者(轻度是指受雌激素影响后柱状上皮外翻的面积小于1/3的情况)。
但是对于中度和重度的宫颈糜烂(中度是指受雌激素影响后柱状上皮外翻的面积在1/3~2/3之间的情况;而重度是指受雌激素影响后柱状上皮外翻的面积超过2/3的情况),此时柱状上皮外翻的越严重,患者疑似宫颈病变的机率也越大,此时采用是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其手术主要的过程是:医生采用利普刀(LEEP刀)接触宫颈的移动带区(主要病变区域,即宫颈炎的起始部位),在接触上述组织的瞬间,由组织本身产生阻抗,吸收电波产生高热,使细胞内水分形成蒸汽波来完成各种切割、止血等手术操作,但不影响切口边缘组织的病理学检查。经由上述手术后,再结合常用的物理治疗进行修复,使得宫颈收缩到正常状态。
如图5和图6所示,公告号为CN201279218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壳聚糖宫颈抗菌膜,用壳聚糖材料制作,包括一圆形主体1、圆形主体1的上表面的中心位置设有一个圆形凸柱2,圆形主体1和圆形凸柱2一体成型并沿轴向设有一通孔3;使用时,圆形凸柱2可插入到宫颈管9内,圆形主体1吸敷在宫颈表面7上,特别适合于用一次性器械将其送入子宫颈的术后创伤面8上,可用于宫颈术后(LEEP、激光、电凝、冷冻等)的创面的修复和抗炎,起到抗菌,消炎、止血、消肿,以及防止宫颈管内柱上皮外翻等功效。
同时,通过利普刀对宫颈的病变区域(即宫颈一侧或两侧的移动带区)进行切割,此时病变的移动带区缺失造成宫颈表面向内凹陷,并形成一个或多个术后创伤面8。根据上述说明书、附图,以及宫颈内移动带区的位置和形状可知,若此时采用上述壳聚糖宫颈抗菌膜,上述壳聚糖宫颈抗菌膜与宫颈内壁之间存在间隙(见图6),此时壳聚糖宫颈抗菌膜不能紧密地贴附在宫颈的术后创伤面8处,此时会影响整个壳聚糖宫颈抗菌膜的给药效果,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医用修复膜,通过设置凸起结构,提高了膜片与术后创伤面之间接触的面积和紧密度,进而提升了对术后创伤面的修复和抗炎作用,从而有助于缩短对宫颈糜烂的治愈时间,提高其治愈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医用修复膜,包括采用水溶性壳聚糖和明胶为主要材料制成的膜片,所述膜片通过一模具形成以下结构,它包括圆形主体和固定连接在圆形主体上表面的圆形凸柱,所述圆形凸柱内部中空,并在圆形主体与圆形凸柱连接处开设有一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主体的上表面与圆形凸柱相接处向外凸出,并沿所述圆形凸柱的周向方向设置有截面呈弧形的凸起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舒福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市舒福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367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