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流体、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集流体的负极极片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39369.4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6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董振伟;杨思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佳合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66 | 分类号: | H01M4/66;H01M4/80;H01M4/13;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王华强 |
地址: | 516199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箔本体 集流体 通孔 负极极片 制备 交错形成 双面冲孔 冲压力 凹陷 形变 冲孔 开孔 应用 申请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集流体,其包括铜箔本体、多个第一通孔及多个第二通孔,多个第一通孔开设于铜箔本体的一面,多个第二通孔开设于铜箔本体的另一面;本发明还揭示了一种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集流体的负极极片。本申请的发明,铜箔本体采用双面冲孔的方式,使得铜箔本体的两面交错形成多个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在冲孔时铜箔本体的两面分别受到相同的冲压力,避免了铜箔本体的凹陷形变情况。此外,铜箔本体被开孔的部分依然留在了铜箔本体上,避免了铜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制备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集流体、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集流体的负极极片。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主要由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隔膜和电解液等构成,其中负极极片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负极极片的集流体一般采用铜箔,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经常因活性物质和集流体剥离而导致充电效率降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已经采用了在厚度方向开设通孔的铜箔作为负极极片的集流体;然而,此种多孔铜箔是往往都是单侧冲孔,导致铜箔具有一定的凹陷,此外,铜箔被开孔的部分会被丢弃,造成铜的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流体、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集流体的负极极片。
一种集流体包括铜箔本体;
多个第一通孔,多个第一通孔开设于铜箔本体的一面;以及
多个第二通孔,多个第二通孔开设于铜箔本体的另一面。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每一第一通孔的纵截面为喇叭状。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每一第二通孔的纵截面为喇叭状。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多个第一通孔与多个第二通孔交错排列。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多个第一通孔沿着铜箔本体的宽度方向依次排列,多列第一通孔沿着铜箔本体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每相邻两列的第一通孔之间具有间隔;
多个第二通孔沿着铜箔本体的宽度方向依次排列,多列第二通孔沿着铜箔本体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且一列第二通孔位于相邻两列的第一通孔之间。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铜箔本体的厚度在9-12um之间。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的孔径均在1-5um之间。
一种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制得铜箔本体;
铜箔本体的一面开设多个第一通孔;
铜箔本体的另一面开设多个第二通孔。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铜箔本体的一面通过冲孔机开设多个第一通孔;
铜箔本体的另一面通过冲孔机开设多个第二通孔。
一种应用集流体的负极极片包括:
上述集流体以及涂覆于集流体的负极材料。
同现有技术相比:铜箔本体采用双面冲孔的方式,使得铜箔本体的两面交错形成多个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在冲孔时铜箔本体的两面分别受到相同的冲压力,避免了铜箔本体的凹陷形变情况。此外,铜箔本体被开孔的部分依然留在了铜箔本体上,避免了铜的浪费。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实施例1中集流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集流体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佳合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佳合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393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