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鞍座式骑乘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41479.4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53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南中道裕规;铃木和启;户田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K11/00 | 分类号: | B62K11/00;B62K19/38;B62K19/4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小东;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鞍座式 骑乘 车辆 | ||
1.一种鞍座式骑乘车辆,其中由头管(15)以能转向的方式支撑的前叉(12)包括借助桥接件连结的一对左右叉管(26),并且所述前叉(12)以能旋转的方式支撑前轮(2),前灯(61)布置在所述前叉(12)的前方,并且制动装置(37)由所述前叉(12)支撑在所述前轮(2)的一侧,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装置(37)经由制动管(75)连接到制动力调整装置(71),
所述制动力调整装置(71)由从所述头管(15)向后方延伸的下框架(18)的侧部支撑,
在所述桥接件上固定有托架(65),
该托架(65)包括:
托架基部(83),其延伸到所述桥接件的下方,并相对于车身中心向车辆宽度方向一侧弯曲;
管支撑部(68),其设置在所述托架基部(83)的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处;以及
线束支撑部(73),其安装于所述托架基部(83),并相对于车身中心向所述车辆宽度方向的相反侧延伸,
所述制动管(75)在所述桥接件的上方经过而布设,且由所述管支撑部(68)支撑,
连接到所述前灯(61)的线束(89)由所述线束支撑部(73)支撑在所述桥接件的前方,
所述制动管(75)和所述线束(89)包括在所述桥接件下方指向前后方向的部分(75c,89c),所述制动管(75)和所述线束(89)中的指向前后方向的所述部分(75c,89c)分开地沿车辆宽度方向并排布置在车身中心的左侧和右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座式骑乘车辆,其中,
所述制动管(75)在所述桥接件的上方经过以向前方延伸,在所述桥接件的前方折回,并且在所述桥接件的下方经过以向后方延伸,并且所述托架(65)布置在所述桥接件下方并在所述桥接件下方支撑所述制动管(7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座式骑乘车辆,其中,
所述线束(89)从所述前灯(61)向下延伸,进一步在所述桥接件的前方经过以在所述桥接件的下方延伸,并由所述线束支撑部(73)支撑在所述桥接件的前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座式骑乘车辆,其中,
所述桥接件是连结所述左右叉管(26)的上下一对顶部桥接件(27)和底部桥接件(28)中的底部桥接件(28),并且所述制动管(75)沿所述底部桥接件(28)的上表面(28k)和下表面(28f)布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鞍座式骑乘车辆,其中,
所述线束支撑部(73)从所述托架(65)向前延伸,进一步U形转弯到所述车辆宽度方向的相反侧以向后延伸,并形成具有自由末端的大致U形形状,并且所述线束支撑部(73)和所述底部桥接件(28)的前表面在仰视观察时形成封闭空间(115)以支撑所述线束(89)。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鞍座式骑乘车辆,其中,
所述托架(65)固定到所述底部桥接件(28)的前表面(28g),以沿所述底部桥接件(28)的所述下表面(28f)向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一侧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鞍座式骑乘车辆,其中,
支撑所述制动管(75)的向下延伸部(75Y)的下托架(117)附接到所述底部桥接件(28),并且所述下托架(117)固定到所述底部桥接件(28)的后侧并向下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鞍座式骑乘车辆,其中,
所述线束支撑部(73)沿所述底部桥接件(28)的所述下表面(28f)布置并且布置在所述底部桥接件(28)的所述下表面(28f)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147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