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鞍座式骑乘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41479.4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53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南中道裕规;铃木和启;户田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K11/00 | 分类号: | B62K11/00;B62K19/38;B62K19/4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小东;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鞍座式 骑乘 车辆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实现制动管和线束的紧凑布局的鞍座式骑乘车辆。连接到前轮制动器的输出侧制动管(75)和连接到前灯的前灯线束(89)包括前后延伸部(75c,89c),前后延伸部(75c,89c)作为在底部桥接件(28)下方指向前后方向的部分。输出侧制动管(75)和前灯线束(89)在前后延伸部(75c,89c)处沿车辆宽度方向并排布置,并且输出侧制动管(75)借助支撑托架(65)固定到底部桥接件(28)。支撑前灯线束(89)的线束支撑部(73)形成在支撑托架(65)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鞍座式骑乘车辆。
背景技术
传统上,已知这样一种鞍座式骑乘车辆,其中,前灯布置在前叉的前方,制动管沿左右方向横跨头管布置,并且制动管从头管延伸到前叉的下端(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特许第4306442号公报)。
在日本专利特许第4306442号公报中,横跨转向系统和车身设置有从前灯延伸的线束。因此,由于具有也横跨转向系统和车身设置的制动管,线束在允许转向的同时需要紧凑地布设。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制动管和线束的紧凑布局的鞍座式骑乘车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鞍座式骑乘车辆,其中由头管(15)以能转向的方式支撑的前叉(12)包括借助桥接件连结的一对左右叉管(26),并且所述前叉(12)以能旋转的方式支撑前轮(2),前灯(61)布置在所述前叉(12)的前方,并且制动装置(37)由所述前叉(12)支撑在所述前轮(2)的一侧,其中,连接到所述制动装置(37)的制动管(75)和连接到所述前灯(61)的线束(89)包括在所述桥接件下方指向前后方向的部分(75c,89c),所述制动管(75)和所述线束(89)在指向前后方向的所述部分(75c,89c)处沿车辆宽度方向并排布置,所述制动管(75)借助托架(65)固定到所述桥接件,并且支撑所述线束(89)的线束支撑部(73)形成在所述托架(65)上。
在本发明中,所述托架(65)可以从车身中心侧向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一侧延伸,所述制动管(75)可以相对于车身中心布置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所述一侧,所述线束支撑部(73)可以从所述托架(65)向所述车辆宽度方向的相反侧延伸,并且所述线束(89)可以相对于所述车身中心布置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所述相反侧。
在本发明中,所述制动管(75)可以在所述桥接件的上方经过以向前方延伸,在所述桥接件的前方折回,并且在所述桥接件的下方经过以向后方延伸,并且所述托架(65)可以布置在所述桥接件下方并在所述桥接件下方支撑所述制动管(75)。
在本发明中,所述线束(89)可以从所述前灯(61)向下延伸,进一步在所述桥接件的前方经过以在所述桥接件的下方延伸,并且可以由所述线束支撑部(73)支撑在所述桥接件的前方。
在本发明中,所述桥接件可以是连结所述左右叉管(26)的上下一对顶部桥接件(27)和底部桥接件(28)中的底部桥接件(28),并且所述制动管(75)可以沿所述底部桥接件(28)的上表面(28k)和下表面(28f)布设。
在本发明中,所述线束支撑部(73)可以从所述托架(65)向前延伸,进一步U形转弯到所述车辆宽度方向的相反侧以向后延伸,并形成具有自由末端的大致U形形状,并且所述线束支撑部(73)和所述底部桥接件(28)的前表面在仰视图中可以形成封闭空间(115)以支撑所述线束(89)。
在本发明中,所述托架(65)可以固定到所述底部桥接件(28)的前表面(28g),以沿所述底部桥接件(28)的所述下表面(28f)向所述车辆宽度方向的一侧延伸。
在本发明中,支撑所述制动管(75)的向下延伸部(75Y)的下托架(117)可以附接到所述底部桥接件(28),并且所述下托架(117)可以固定到所述底部桥接件(28)的后侧并向下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14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