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定颌位导航配准导板及其配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43904.3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05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吴锦阳;张诗雷;张剑飞;姜腾飞;麻宏阳;张楚茜;杨成帅;王旭东;沈国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34/20 | 分类号: | A61B34/2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导航 导板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颅颌面外科技术领域,尤其为固定颌位导航配准导板及其配准方法,包括咬合板,所述咬合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咬合板分别为上颌牙齿紧密接触的咬合板和下颌牙齿紧密接触的咬合板,且两个咬合板之间通过支柱固定连接,所述咬合板的侧面设置有离散分布的虚拟配准标志点;针对在特定颌位下经口入路的口腔内手术,支柱部分能够保证充足手术空间,满足手术需求,患者仅需在初诊时根据医生的要求,拍摄一次影像学检查,可避免二次辐射伤害,固定颌位导航配准导板是一种新颖的导板,结合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三维打印技术及导航技术,其相应的配准方法利用虚拟设计的配准标志点完成系统配准,是一种创新的配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颅颌面外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固定颌位导航配准导板及其配准方法。
背景技术
光学导航技术及其相应的配准方法已经非常成熟,目标配准精度能够满足大部分颅颌面外科手术。然而,本发明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大量病例需要维持在特定颌位下进行,如最大张口颌位、正中咬合位,即在术中需使下颌骨维持在该特定的位置下实施手术。
由于下颌骨的位置在术中发生变化,使术中的解剖结构位置与术前的影像学数据不符,产生影像漂移,导致导航精度大大下降。目前的解决方法是,先制取患者上下颌牙列的石膏模型,并转移至颌架上;然后通过颌架模拟某一颌位,使用塑料制作特殊的咬合板,患者咬合时即可使下颌骨处于某一位置,咬合板内包埋螺钉或牙科材料;患者术前需佩戴咬合板进行二次CT检查,以使标志点显影。然而,此方法存在明显的不足,1、咬合板为手工制作,精准度不可控;2、术前准备时间长;3、咬合板使下颌骨处于某一位置,该位置不一定能够满足手术需求;4、二次影像学检查,使患者再次受到辐射伤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固定颌位导航配准导板及其配准方法,能够解决传统咬合板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固定颌位导航配准导板,包括咬合板,所述咬合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咬合板分别为上颌牙齿紧密接触的咬合板和下颌牙齿紧密接触的咬合板,且两个咬合板之间通过支柱固定连接,所述咬合板的侧面设置有离散分布的虚拟配准标志点;
固定颌位导航配准导板的配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患者在确定手术方案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学习符合手术要求的固定颌位,并在保持固定颌位的情况下完成影像学检查;(2)、制取患者上下颌牙列的石膏模型,通过计算机进行设计,利用三维打印机进行加工和制作。
S2;(1)、影像学数据存为DICOM格式,导入计算机的设计软件中,并重建为三维颅颌面骨骼模型;(2)、石膏牙模通过激光扫描仪,存为STL格式的三维虚拟牙模;(3)、将三维虚拟牙模的上下颌牙列部分,替代三维颅颌面骨骼模型的牙列部分,存为新的三维颅颌面骨骼模型;(4)、在新的三维颅颌面骨骼模型上,通过逆向反求算法,设计咬合板;(5)、咬合板上设计离散分布的虚拟配准标志点。
S3、将新的三维颅颌面骨骼模型和固定颌位导航配准导板,以及手术模拟方案,存为STL格式,导入导航系统软件
优选的,所述标志点为直径1mm、深度1mm的锥体。
优选的,所述咬合板、支柱和标志点的材质相同。
优选的,导航参考架安装在患者额部,患者术中佩戴固定颌位导航配准导板,使下颌骨维持在固定位置。
优选的,在导航系统中,利用虚拟配准标志点,依次用导航探针点取导板上相应的点,完成系统配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39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