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台车式退火炉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44366.X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68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黄嘉卫;孙国君;金荣荣;王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恒金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54 | 分类号: | C21D9/54;C22F1/04;C22F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郝雅娟 |
地址: | 226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退火炉 台车支架 运输小车 支架底板 限位槽 运输槽 台车式退火炉 进料装置 清洁加工 运输轨道 支撑架 铝卷 活动连接 进料效率 铝板加工 密封效果 平行放置 台车轨道 退火过程 车轨道 密封性 通过台 液压泵 运输架 炉门 炉体 垂直 | ||
1.一种台车式退火炉,其特征在于:包括退火炉主体(1)、运输轨道(2)、台车支架(3)、运输小车(4);所述退火炉主体(1)包括炉体(11)和炉门(12),所述运输轨道(2)包括限位槽(21)、表面运输槽(22)和台车轨道(23),所述台车支架(3)包括支架底板(31)和设于支架底板(31)上的铝卷支撑架(32),且支架底板(31)与铝卷支撑架(32)活动连接,所述运输小车(4)包括运输架(41)和液压泵(42),所述退火炉主体(1)与台车支架(3)相互平行放置,且通过台车轨道(23)连接,所述运输小车(4)设置于退火炉主体(1)和台车支架(3)之间的表面运输槽(22)和限位槽(21)上,所述台车轨道(23)与表面运输槽(22)和限位槽(21)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台车式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1)内的底部设有两排均匀分布的立柱,两排立柱中间设有台车轨道(23),所述炉体(11)的侧壁上设有氮气进口,所述炉体(11)开口面四周设有一圈环形凹槽,底部上设有两个传输电机(111)和一个真空泵(112),开口面的侧边对应设有两个锁扣装置(113),传输电机(111)通过链条与炉门(1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台车式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门(12)为能够上下运动的移门,所述炉门(12)运动方向的两侧各设有两排齿轮,齿轮通过链条与炉体(11)上的电机连接,所述炉门(12)为钢制框架,炉门(12)内部设有保温材料,且内侧面的四周设有一圈与炉体(11)上的环形凹槽对应的环形凸起,其中环形凸起的高度小于环形凹槽的深度,炉门(12)外侧板上焊接有两排相互平行且与炉体(11)上的锁扣装置(113)适配的固定杆(1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台车式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轨道(2)中的限位槽(21)为切面为“L”型的凹槽,且限位槽(21)内的轨道由若干条均匀分布的板条组成,所述板条通过角钢和螺栓连接成一个整体,所述角钢与运输轨道(2)接触的一面上均匀分布有环形贯穿孔;所述表面运输槽(22)为两段平行的“U”型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台车式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底板(31)由若干个矩形钢管焊接而成,且矩形钢管的侧壁上均设有若干圆形开孔;所述铝卷支撑架(32)为“A”型结构,所述铝卷支撑架(32)的顶部设有“V”型支架,所述铝卷支架的底角放置在支架底座的矩形固定槽内,所述固定槽在支架底座上互相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台车式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架(41)包括支撑带(411)和运输板(412),所述支撑带(411)设于运输板(412)的两侧,且运输带上均匀分布有若干矩形开口,所述矩形开口内设有高度调节装置(4111),且高度调节装置(4111)的档位口设于支撑带(411)的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台车式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装置(4111)包括支撑块(41111)、调节滚轮(41112)、滚轮环(41113)和固定转轮(41114),所述支撑块(41111)为倒三角状,且支撑块(41111)的顶部设有镶嵌有一层磁铁,所述滚轮环(41113)的顶端与支撑块(41111)之间铰接,底端与固定转轮(41114)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滚轮(41112)能够在能够在滚轮环(41113)上移动,且一条支撑带(411)上的所有调节滚轮(41112)均通过一条金属杆连接,其中调节滚轮(41112)能够在金属杆上发生相对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台车式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泵(42)设于运输板(412)的一端,液压泵(42)位于支撑带(411)的中间,且液压泵(42)与支撑带(411)内部的高度调节装置(4111)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恒金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恒金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436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