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10α-甲氧基-9;10-二氢麦角醇的制备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49307.1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0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洪武洲;何勇;王科;汪建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仁安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57/02 | 分类号: | C07D457/02 |
代理公司: | 成都玖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8 | 代理人: | 胡琳梅 |
地址: | 638300 四川省广安***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氧基 制备 酸甲酯 收率 甲氧基化反应 反应条件 还原剂 总收率 甲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品收率高和产品质量好,工艺简单易行,适宜于工业化生产的10α‑甲氧基‑9,10‑二氢麦角醇的制备方法。该10α‑甲氧基‑9,10‑二氢麦角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中间体,将麦角酸与甲醇发生甲氧基化反应,纯化后,得到中间体10α‑甲氧基‑9,10‑二氢麦角酸甲酯;S2、将中间体10α‑甲氧基‑9,10‑二氢麦角酸甲酯与还原剂发生反应,纯化后,得到10α‑甲氧基‑9,10‑二氢麦角醇。采用该10α‑甲氧基‑9,10‑二氢麦角醇的制备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操作,产品质量好,收率高,总收率达75%以上,有利于工业化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10α-甲氧基-9,10-二氢麦角醇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尼麦角林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老年人认知、感情及行为障碍的治疗,尤其适用于血管性的老年痴呆。尼麦角林的药理作用主要作用于α受体从而引起血管扩张而被视为一种血管活性药物。近年来的体外研究、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揭示了其广泛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适应症。
10α-甲氧基-9,10-二氢麦角醇,分子式为C17H22N2O2,CAS No.:35121-60-9,为红棕色粉末。它是合成尼麦角林的重要中间体,同时也是尼麦角林主要代谢产物。目前国内生产较少,主要靠进口的化工产品。
其结构式如式1所示。
目前,关于报道10α-甲氧基-9,10-二氢麦角醇较少。专利CN107936010A公开了一种尼麦角林的方法中,所述麦角醇与甲醇在酸性条件下,发生甲氧基化反应,纯化后得10α-甲氧基-9,10-二氢麦角醇。面对日益提高的市场需求量和产品质量要求,现有的以麦角醇为麦角醇与甲醇在酸性条件下制备10α-甲氧基-9,10-二氢麦角醇合成技术难以达到,主要有如下缺点: (1)反应条件苛刻,难以控制;(2)反应困难,转化率低,成本较高;(3)副产物较多,难以纯化;(4)产品质量差。
因此,本领域急需找到一种提高产品的收率和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操作步骤简单的纯化方法,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品收率高和产品质量好,工艺简单易行,适宜于工业化生产的10α-甲氧基-9,10-二氢麦角醇的制备新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10α-甲氧基-9,10-二氢麦角醇的制备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中间体,将麦角酸与甲醇发生甲氧基化反应,纯化后,得到中间体10α-甲氧基 -9,10-二氢麦角酸甲酯;
S2、将中间体10α-甲氧基-9,10-二氢麦角酸甲酯与还原剂发生反应,纯化后,得到10α -甲氧基-9,10-二氢麦角醇。
进一步的,所述的10α-甲氧基-9,10-二氢麦角醇的制备方法,在步骤S1中将麦角酸与甲醇发生甲氧基化反应的具体步骤为:
S11、避光下将麦角酸加入到甲醇和硫酸混合液中转移至光化学反应器,控制淬灭温度 10±5℃,开启紫外灯照射反应10-18小时,光照反应结束;其中,所述麦角酸与甲醇和硫酸混合液的重量比为1:10-50;其中,甲醇和硫酸混合液中甲醇和硫酸混合液的重量比为1.0-10.0:1.0;
S12、控制淬灭温度10±5℃,将反应液加入到添加有机溶剂的纯化水中淬灭;
S13、控制温度10±5℃,滴加碱溶液调节pH至9.6±0.2,静置分层,水相用有机溶剂萃取两次;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减压蒸馏除去有机溶剂,加入有机溶剂减压带蒸,带蒸完毕,冷却到0℃,搅拌2-3小时,过滤,用有机溶剂洗涤滤饼,滤饼产品在65±5℃下真空干燥7-8小时,得到中间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仁安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仁安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93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