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路阀及电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53036.7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8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水聪;孙辉;殷马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刘艳艳;董建林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阀体 进油回路 旁通 直线行走 多路阀 电控系统 卸荷阀 溢流阀 并联 两路 中位 进油口 协调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路阀及电控系统,多路阀包括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第一阀体中,第一进油回路的第一进油口设置旁通溢流阀,分成两路:一路首联设置第一联直线行走阀,并通过第一联直线行走阀A口到第二工作联;另一路下面并联第三工作联、第四工作联、第五工作联,尾联设置有第一旁通比例中位卸荷阀;第二进油回路与第一进油回路共用同一旁通溢流阀;第二进油回路分成两路:一路直接连接第二阀体的第六工作联,另外一路通过第一联直线行走阀B口到第二阀体并联第七工作联、第八工作联、第九工作联、第十工作联,第二阀体尾联设置有第二旁通比例中位卸荷阀;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使执行机构更加协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控正流量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多路阀及电控系统。
背景技术
在工程、建筑、矿山、等行业的移动液压机械,在作业过程中往往需要多执行机构相互协调运动,为此形成了移动液压机械不同类型的控制系统。
目前的负载敏感系统多采用次级压力补偿系统,负载反馈信号在工作联开启后反馈工作油口压力至补偿阀和主泵,从而改变泵的摆角,从系统反馈传递上有一定的延迟。负载敏感系统在工作中,易受到负载突变而引起执行机构抖动。负载敏感系统采用的压力补偿结构使阀体结构复杂,故障率高,维修成本大。
目前的负流量系统采用旁通回路反馈压力至主泵摆角控制机构,负反馈压力在工作联开启后逐渐变小,从而改变主泵的摆角,从系统反馈传递上有一定的延迟。负流量在重载工作时易造成压力高端运动速度慢,使执行机构运动不协调。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
目前采用的负载敏感系统和负流量系统在应用上大都存在以下问题:(1)主泵接收到的信号大多滞后于阀,使系统的响应较慢。(2)反馈信号均与负载通道连通,易造成负载压力波动引起主泵排量发生变化。(3)重载挖掘时,负流量系统流量往往多流向负载低侧,造成高负载执行机构运动慢。
而目前采用的液控正流量也都存在以下问题:
(1)通过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先导压力信号需经过控制器处理再输出控制泵的排量,整个过程使系统的响应较慢。
(2)采用的液控工作联多为负反馈结构工作联,在中位时通过各个工作联芯的负反馈通道进行卸荷,但控制过程中主泵的压力卸荷受阀杆位置开口度影响不能及时卸荷,易引起换向冲击。
(3)采用的电控工作联多集成优先阀及逻辑回路压力检测,压力开关易受到逻辑回路切换而损坏,使系统的可靠性降低。
(4)双阀芯控制时很难加入控制算法,较难实现执行机构在单动作或复合动作的启动平稳性。
发明内容
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路阀及电控系统。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路阀,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
所述第一阀体包括旁通溢流阀、第一联直线行走阀、第二工作联、第三工作联、第四工作联、第五工作联、第一旁通比例中位卸荷阀;
所述第二阀体包括第六工作联、第七工作联、第八工作联、第九工作联、第十工作联、第二旁通比例中位卸荷阀;
第一进油回路的第一进油口设置旁通溢流阀,经旁通溢流阀内部流道分成两路:一路首联设置第一联直线行走阀,并通过第一联直线行走阀 A口到第二工作联;另一路下面并联第三工作联、第四工作联、第五工作联,尾联设置有第一旁通比例中位卸荷阀,起着第一阀体压力卸荷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30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曲线液压马达壳体冲洗阀
- 下一篇:一种阀芯闭环控制结构及液压控制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