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盐度稀土湿法冶炼废水中低含量有机污染物的电解处理工艺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55632.9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1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晏波;陈涛;李宁;雷畅;王明辉;林翰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C02F101/20;C02F101/30;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张玲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水 电解处理 稀土湿法冶炼 高盐度 工艺及装置 有机污染物 氯气 活性炭过滤 强氧化作用 预氧化处理 达标排放 电解作用 混凝沉淀 絮凝沉淀 有机物 重金属 除油 降解 矿化 去除 还原 分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盐度稀土湿法冶炼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电解处理工艺及装置。该电解处理工艺的主要步骤为:1)废水除油;2)废水pH调节及混凝沉淀去除重金属;3)废水的氯气预氧化处理;4)废水的电解处理;5)废水的还原与絮凝沉淀处理;6)废水的活性炭过滤处理。本发明针对高盐度稀土湿法冶炼废水中有机物的难降解特性,通过电解作用及其产生的氯气的强氧化作用对其进行分解矿化,实现废水的达标排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电解处理工艺,属于工业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盐度稀土湿法冶炼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电解处理工艺及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稀土资源丰富,世界及中国稀土资源储量、基础储量分别为8800万吨(REO,以下同)和15000万吨,2700万吨和8900万吨,其资源储量和基础储量均居世界之首。主要稀土资源有内蒙古白云鄂博混合型稀土矿、四川冕宁牦牛坪、山东微山碳氟铈矿和南方离子吸附型稀土矿。
2005年,我国稀土冶炼分离产品产量达到10.39万t,占世界稀土总需求量的90%以上。离子型稀土是一种我国特有的新型稀土矿产资源,储量占世界同类资源的90%,主要分布于广东、江西和湖南等地。2005年我国离子型稀土矿冶炼分离能力达到5.6万t/a,总产量为2.6万t。
稀土冶炼工艺主要有火法和湿法两种,离子型稀土多采用“酸溶-皂化-萃取-沉淀”湿法冶炼工艺。据统计,分离1t离子型稀土矿需消耗8-10吨盐酸、1-1.2吨液氨或6-8吨液碱,废水排放量约为30m3/t稀土矿。
由于工信部于2010年5月14日公布的《稀土行业准入条件》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要求稀土冶炼分离项目,不得采用氨皂化工艺。因此,目前稀土分离企业均采用氢氧化钠皂化或石灰皂化工艺,导致废水中含有大量氯化钙或氯化钠,氯离子浓度高达50000mg/L,同时萃取过程部分萃取剂P507及煤油流失,形成大量高氯高盐度有机废水。
生物法是目前常用的有机污染物处理方法,具有费用低、效果好、操作简便等优点。但是,由于离子型稀土湿法冶炼废水盐度高达100g/L,严重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因此,生物法不适合离子型稀土湿法冶炼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处理。蒸发结晶法是目前离子型稀土湿法冶炼废水处理的方法之一,通过蒸发结晶回收废水中的盐类物质,冷凝水可返回生产工艺作为生产用水,实现盐类的回收与废水的完全回用。但是,蒸发结晶法需要消耗大量的热耗,处理费用高昂,且蒸发设备很容易结垢和腐蚀,投资成本高,企业难以接受,仅适用于含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盐类废水的回收处理,因此应用较少。
对于在稀土萃取过程中所产生的高浓度高盐度有机废水,大部分企业仅通过简单石灰中和处理而直接排放,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安全。目前尚未有关离子型稀土湿法冶炼有机废水处理技术的相关报道,而此类废水的有机物浓度高、对环境的危害性大,因此亟待开发经济有效的离子型稀土湿法冶炼有机废水处理新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盐度稀土湿法冶炼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电解处理工艺,高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实现稀土湿法冶炼废水的达标排放。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高盐度稀土湿法冶炼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电解处理工艺所需的装置,具有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处理效率高、有机物氧化降解彻底、后续处理简单、不受环境因素干扰等诸多优点。
一种高盐度稀土湿法冶炼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电解处理工艺,其通过以下的处理方法和步骤实现:
1)废水除油:
高盐度稀土湿法冶炼废水首先进入隔油池,静置3h使废水中的浮油及颗粒较大乳化油上升到表面,定期收集表面油层达到去除浮油的目的,经过隔油池处理后的废水进入气浮除油池,通过气浮除去废水中的乳化油,降低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2)废水pH调节及混凝沉淀去除重金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56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