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黄素生产用固定化多酚氧化酶的工业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57810.1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3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任雪音;刘剑宏;浦平南;陈仕昌;郁步霞;秦静凤;葛秋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德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9/02 | 分类号: | C12N9/02;C12N11/08;C12P1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张军 |
地址: | 214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酚氧化酶 茶黄素 固定化多酚氧化酶 茶黄素产品 工业制备 鲜茶叶 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咖啡因 工业生产成本 小分子物质 大孔树脂 反应条件 分离提纯 工艺操作 工艺条件 节能环保 生产过程 吸附固定 茶多酚 固定化 茶渣 废弃物 茶叶 生产 优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黄素生产用固定化多酚氧化酶的工业制备方法,对鲜茶叶中的多酚氧化酶进行分离提纯,利用大孔树脂对多酚氧化酶进行吸附固定,并对该工艺条件进行了相关优化,充分去除了茶叶中的茶多酚及咖啡因等小分子物质,有效降低了鲜茶叶中其他杂质对茶黄素产品纯度的影响,提升了茶黄素产品的质量;经过固定化的多酚氧化酶可以重复使用多次,由此不仅提高了茶黄素生产过程中多酚氧化酶的利用率,降低了茶黄素的工业生产成本,同时减少了茶渣废弃物的产生,达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本发明工艺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无污染,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黄素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黄素生产用固定化多酚氧化酶的工业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茶黄素是红茶中的重要品质成分和功能成分,具有降血脂、降血压、抗氧化、抗辐射、抗菌、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功效,因而具有良好的医药保健功能。茶黄素是茶色素系列产物中分子量最小、结构最简单、生物活性最明确的化学成分,是唯一一个药理作用明确的茶活性成分。
茶黄素是茶多酚类物质和氧气在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邻醌,邻醌进一步氧化为联苯酚醌类中间产物,该联苯酚醌类物质一部分被还原为双黄烷醇类,另一部分在多酚氧化酶催化作用下进一步氧化得到茶黄素。茶黄素最早是从红茶中直接提取的,然而红茶本身含有的茶黄素仅占0.5-2.0%,因而导致其提取收率较低。目前工业上生产茶黄素主要采用茶多酚酶促氧化法,将鲜茶叶粉碎后投入反应釜,加入溶剂和茶多酚,通空气进行反应,利用鲜茶叶中天然存在的多酚氧化酶催化合成得到茶黄素。但由于茶叶中的多酚氧化酶含量较低,导致采用该方法的工业成本较高,且多酚氧化酶利用效率较低,鲜茶叶中存在的咖啡因等小分子物质对茶黄素产品的质量也会造成不利影响;此外,反应结束后会产生的大量茶叶渣废弃物,需要对其进行专门的环保无害化处理。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茶黄素生产用固定化多酚氧化酶的工业制备方法,并对该工艺条件进行了相关优化,以充分提高茶黄素生产过程中多酚氧化酶的利用率,提升茶黄素产品的质量,降低茶黄素的工业生产成本,同时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茶黄素生产用固定化多酚氧化酶的工业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破碎处理:取鲜茶叶,利用粉碎机进行初步粉碎,再用胶体磨进一步碾磨;
b.浸提:向上述步骤中得到的茶叶粉末中加入纯水,茶叶和纯水的比例为1:2-10,控制温度保持在0-30℃,加入磷酸缓冲溶液调节pH至4-6之间,在转速为60-150r/min的条件下搅拌1-5h后得到浸提液;
c.分离提纯:利用滤布对上述浸提液进行粗滤,收集滤液,并对滤液进行超滤浓缩2-8倍,得到粗酶液;
d.固定化处理:利用大孔树脂作为载体进行固定化,将活化处理后的大孔树脂与粗酶液混合,其中大孔树脂的含量为0.05-0.5g/mL,控制pH在4-6之间,温度为25-40℃,以100-300r/min的转速在恒温水浴摇床中进行固定化处理,其中固定化处理时间为2-4h,最终得到茶黄素生产用固定化多酚氧化酶。
优选地,步骤b中,茶叶和纯水的比例为1:5,浸提温度为10℃以下,pH值控制在4.5-5.5之间,转速优选为80r/min,搅拌时间为3h;步骤c中,对滤液超滤浓缩5倍;步骤d中,大孔树脂的含量为0.1g/mL,pH控制在4.5-5.5之间,摇床温度为30℃,摇床转速为180r/min,固定化处理时间为3h。
优选地,步骤d中,所述大孔树脂的活化处理包括以下步骤:将大孔树脂用无水乙醇浸泡24h,待树脂充分溶胀后,用无水乙醇洗至洗出液用水稀释不出现浑浊,再用纯水洗至无醇味,抽滤、烘干,备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德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德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78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