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卷焊式伴热电缆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62855.8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6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饶军;王永新;丁前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莱斯(天津)电热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26 | 分类号: | H01B13/2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新天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104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3018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伴热电缆 卷焊 导体线芯 绝缘层 铠体 发热 金属 绝缘体 挤出机 加工 无缝钢管 承受压力 金属板材 生产效率 焊缝 不变形 包住 成缆 弯折 连通 电缆 标准化 挤出 外部 | ||
本发明是一种新型的卷焊式伴热电缆及其加工方法,卷焊式伴热电缆,包括伴热电缆本体以及与伴热电缆本体相连的回流连接部分,所述伴热电缆本体包括导体线芯,所述导体线芯外依次设有绝缘层和金属发热铠体层,所述导体线芯与金属发热铠体层通过回流连接部分实现连通,所述金属发热铠体层卷焊在绝缘层外。加工方法为:将导体线芯通入绝缘体挤出机,由绝缘体挤出机挤出绝缘层包住导体线芯,金属发热铠体层卷焊在绝缘层外。本发明的伴热电缆本体的外部金属发热铠体层采用卷焊的方式加工,生产效率高,采用金属板材代替无缝钢管,成本降低,可以连续生产长度很长的电缆,焊缝无影响,标准化程度更高,质量更好,成缆可以弯折,承受压力大,不变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伴热电缆的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卷焊式伴热电缆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伴热作为一种有效的管道保温及防冻方案一直被广泛应用。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伴热媒体散发一定的热量,通过直接或间接的热交换补充被伴热管道的热损失,以达到升温、保温或防冻的正常工作要求。
电伴热是用电热的能量来补充被伴热体在工艺流程中所散失的热量,从而维持流动介质最合理的工艺温度。电伴热是沿管线长度方向均匀放热,它不同于在一个点或小面积上热负荷高度集中的电伴热;电伴热温度梯度小,热稳定时间较长,适合长期使用,其所需的热量大大低于电加热。电伴热具有热效率高,节约能源,设计简单,施工安装方便,无污染,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是取代蒸汽,热水伴热的技术发展方向,是国家重点推广的节能项目。
现在的伴热电缆的加工方式采用缩径或者拉拔的方式进行,将带有绝缘层的导体线芯置于直径较大的金属管道之中,在模具中缩径或者拉拔来达到金属管道与绝缘线芯紧压密实的效果。但是这种加工方法存在很多弊端:加工的长度不能太长、模具损耗大,需要经常更换、生产效率低、管材性能应力发生变化、管与管之间焊接点(周长)经过缩径或拉拔后强度减弱、表面平整度及光洁度差,采用无缝钢管,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的卷焊式伴热电缆及其加工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的卷焊式伴热电缆,包括伴热电缆本体以及与伴热电缆本体相连的电流回流连接部分,所述伴热电缆本体包括导体线芯,所述导体线芯外依次设有绝缘层和金属发热铠体层,所述导体线芯与金属发热铠体层通过电流回流连接部分实现连通,所述金属发热铠体层卷焊在绝缘层外。
特别的,所述金属发热铠体层外涂覆有防腐层。
特别的,所述金属发热铠体层外卷焊有金属保护层。
所述金属发热铠体层为碳钢或者合金钢,所述金属发热铠体层的厚度为0.5-6mm。
特别的,所述导体线芯为单根铜线芯或者单根合金线芯,所述单根铜线芯、单根合金线芯外设有镀层,所述镀层为、镀镍层镀锡层或者镀银层。
特别的,所述导体线芯为多股铜线或者多股合金线绞合而成,所述铜线和合金线外设有镀层,所述镀层为镀锡层、镀镍层或者镀银层。
所述导体线芯内绞合有光缆、信号线、加强条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上述的一种新型的卷焊式伴热电缆的加工方法,具体步骤为:
S1、将导体线芯通入绝缘体挤出机,由绝缘体挤出机挤出绝缘层包住导体线芯,得到电缆半成品,控制绝缘体挤出机工作温度为180-400℃;
S2、金属发热铠体层所需的金属板带从供带盘输送到清洗装置,利用碱性脱脂液去除钢带表面的杂质;
S3、使金属板带经过辊压装置,以产生初步的变形,便于形成连续伴热电缆的形状;
S4、将电缆半成品供给到位于辊压装置和成卷装置之间的用于形成金属发热铠体层的金属板带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莱斯(天津)电热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科莱斯(天津)电热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628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