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空发动机排气温度标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67115.3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6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徐光卫;王智;李鑫;肖勇;钟宵寒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5/14 | 分类号: | G01M15/14;G01M15/02;G01K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92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标定 排气 发动机排气 温度标定 航空发动机 标准电动势 电动势信号 输出装置 试车 采集记录系统 自动调节器 飞机参数 工作寿命 静态标定 燃油消耗 温度标准 温度实测 资源消耗 输出 校准 热电偶 耗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空发动机排气温度标定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发动机排气温度标定耗时长、资源消耗大的问题。本发明采用电动势信号输出装置代替发动机热电偶同时向发动机自动调节器和飞机参数采集记录系统输出一组共用的标准电动势信号。本发明使用高精度电动势信号输出装置输出多个标准电动势信号,分别用排气温度标准值对排气温度实测值进行校准、标定,本发明提高了标定精度,具有较好的实用性。本发明不需要进行发动机试车的发动机排气温度静态标定方法,可以在发动机不工作的情况下对发动机排气温度进行标定,节省了发动机试车的燃油消耗和发动机的工作寿命,同时大大减少了标定工作所需的人力、物力,且操作简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温度标定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排气温度标定方法。
背景技术
航空发动机排气温度是发动机的一个重要参数,排气温度过高将直接导致发动机的损失、报废。因此,对发动机排气温度的精确监控就显的格外重要。通过对飞机参数采集系统采集的发动机排气温度进行标定,可以使排气温度的监控更加准确。目前发动机排气温度标定是通过发动机试车,发动机自动调节器和飞机参数采集系统分别采集几个点的温度,再以发动机自动调节器采集的温度作为标准,对飞机参数采集系统采集的温度进行校准、标定。这种标定方法必须进行发送机试车,需要耗费飞机燃油和一部分发动机的寿命。同时,标定工作时间长,需要大量相关人员配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航空发动机排气温度标定方法,本发明不需要进行发动机试车的发动机排气温度静态标定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发动机排气温度标定耗时长、资源消耗大的问题。
本发明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航空发动机排气温度标定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采用电动势信号输出装置代替发动机热电偶同时向发动机自动调节器和飞机参数采集记录系统输出一组共用的标准电动势信号;
步骤S200:然后通过发动机地面检查设备查看发动机自动调节器算出的排气温度并将该温度作为标准值,使用飞机发动机参数检测设备查看飞机参数采集系统解算出的排气温度实测值;
步骤S300:根据自动调节器解算的标准值对飞机参数采集系统内的排气温度解算系数进行修正。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电动势信号输出装置的分辨率≥0.01mV,且符合K型热电偶分度表。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电动势信号输出装置输出多个不同的电动势信号,在300℃至900℃范围内根据发动机的典型工作状态的排气温度进行选取。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典型工作状态包括慢车、训练、最大、战斗最大。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00中发动机自动调节器和飞机参数采集记录系统收到高精度电动势信号输出装置给的电动势信号后,分别计算出标准电动势信号对应的温度。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00中使用飞机发动机参数检测设备以自动调节器解算的标准值为基准对飞机参数采集系统解算的实测值进行校准、标定。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在完成第一个排气温度值标定后,按照给定的标准温度所对应的标准电动势,完成第二个排气温度值的标定;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完成所有规定的温度值校准、标定。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根据发动机排气温度热电偶的工作原理,即在热电偶冷端温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发动机排气温度越高,热电偶输出电动势越高。同时,热电偶输出电动势符合K型热电偶分度表,可以直接通过查询K型热电偶分度表得到热电偶输出电动势所对应的热电偶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671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