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桂林米粉中脆皮锅烧的保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67776.6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5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袁凯;王华川;李子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新禾创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B4/10 | 分类号: | A23B4/10;A23L13/40;A23L13/7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214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脆皮 肉块 保藏 香料包 汤料 米粉 可食用膜 放入 表面均匀涂布 保存条件 外部空气 调味料 控制油 打孔 表皮 烘干 熬煮 槽头 次油 脆度 料液 切块 水中 油锅 炸制 配制 沸腾 健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桂林米粉中脆皮锅烧的保藏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如下:1)将带皮猪槽头肉切块,配制香料包;2)将香料包加入沸腾的水中,煮10~15min,得到汤料;3)将肉块放入汤料中,加入香料包,熬煮20~30min;4)将调味料加入汤料中,煮40~60min;5)将肉块表皮上均匀的打孔;6)将肉块放入油锅中,控制油温120~130℃,炸制15~20min;7)将肉块表面均匀涂布一层可食用膜料液;8)烘干。本发明桂林米粉中脆皮锅烧的保藏方法,通过在肉块上包裹可食用膜,隔绝锅烧与外部空气与水分的接触,使在适当的保存条件下,脆皮锅烧脆度和风味的保持比原有工艺延长2~3天,而且只需要一次油炸,产品健康,保持脆皮锅烧独特的口感及风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脆皮锅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桂林米粉中脆皮锅烧的保藏方法。
背景技术
桂林自古享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是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桂林米粉因其独特的发酵工艺,赋予了这些米粉洁白、细嫩、软滑、爽口的特点,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多种对人体肠道有益的益生菌,因此更受消费者的喜爱。桂林米粉作为桂林饮食文化的代表,是桂林历史、桂林文化、桂林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已然成为桂林的名片。
脆皮锅烧是带皮猪槽头肉(即猪头与躯干相连部位的颈脖肉,此部分的肉带皮,肥瘦相间,皮薄肉紧,肉质鲜嫩)经过切块、熬煮、打孔、一次油炸、二次油炸的工艺制作而成,是桂林米粉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配菜,是桂林米粉的一大特色,其酥脆可口、肥瘦相间,是桂林米粉的绝配。锅烧制作的好坏,影响着食客对桂林米粉的整体印象,对锅烧的评价,有这样一种说法——“无锅烧不桂林米粉,”由此可见,锅烧在桂林米粉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食客对桂林米粉的一个记忆点所在。
脆皮锅烧之于桂林米粉虽然美味,但在制作过程中要经过反复油炸,特别是放置时间稍久后,锅烧表面脆皮吸潮,在较短的时间内(一般不超过24h)就会导致脆皮失去脆性,变黏牙,需要再次油炸变脆。如果采用一般油炸食品常用的裹粉工艺,即在肉块表面包裹一层裹粉,再把裹粉后的肉块放入油锅油炸,则会导致锅烧中持油量更大,油腻,不符合现代健康饮食的要求,而且完全丧失了脆皮锅烧皮脆(肉表面的猪皮)、肉嫩、肥而不腻的口感及风味特色。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桂林米粉中脆皮锅烧的保藏方法,在保持脆皮锅烧风味特点的基础上,避免反复油炸工艺及降低锅烧的持油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一种桂林米粉中脆皮锅烧的保藏方法,其中,该方法的步骤如下:
1)原料预处理
将带皮猪槽头肉切成400~500g的肉块,并配制香料包;
2)调香
将香料包加入沸腾的水中,煮10~15min,取出香料包,得到汤料;
3)熬煮
将肉块放入步骤2)的汤料中,加入步骤2)的香料包,熬煮20~30min;
4)调味
将调味料加入步骤3)的汤料中,煮40~60min,取出肉块备用;
5)打孔
将步骤4)得到的肉块表皮上均匀的打孔;
6)油炸
将打孔后的肉块放入油锅中,控制油温120~130℃,炸制15~20min,然后用夹子将粘黏的肉块分开,并再炸制5min,取出肉块备用;
7)涂布
将肉块表面均匀涂布一层可食用膜料液;
8)烘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新禾创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新禾创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677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