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数据质量检测规则挖掘结果的进一步挖掘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71159.3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44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唐雪飞;黄永鑫;汪林川;胡茂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康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35 | 分类号: | G06F16/35;G06F16/36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盛汇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8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610054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质量 检测 规则 挖掘 结果 进一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数据质量检测规则挖掘结果的进一步挖掘方法,属于数据挖掘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定义数据质量检测规则的表达形式,自动发现出数据表中属性之间的数据质量检测规则,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属性值中隐藏的具体关系或信息,进而在提升数据质量的同时为数据使用者做出相应决策提供依据。本发明有效地挖掘出了属性之间存在的数据质量检测规则,减少了领域专家设计、配置数据质量检测规则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提取出了隐藏在数据值背后的相关规律,为数据使用者做出相应的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据挖掘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数据质量检测规则挖掘结果的进一步挖掘方法。
背景技术
在数据呈爆炸性增长的今天,所有的数据都有一定程度的质量。数据质量(DataQuality)指的是在业务环境中,数据满足用户需求的程度以及在完整性、有效性、一致性等方面的完善程度。数据质量检测规则是检测数据质量的关键,是一种使用语义、语法等限定方法对数据、知识和业务范围进行限制的方式。自动发现数据质量检测规则可以减少领域专家设计、配置数据质量检测规则的周期,减少领域专家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加快数据质量的建设进程。
随着组织对数据质量建设的重视,对数据质量检测规则的挖掘也越来越具有发展潜力,但是如何在数据质量检测规则挖掘结果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地挖掘出数据值背后所潜藏的规律,成为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目前虽然已有一些对数据质量检测规则进行挖掘的方法,但并未在挖掘结果之上做进一步的研究,因此对于数据所潜在的应用价值也未进行充分地利用,未能从数据中提炼出潜在的发展规律,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未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结合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持续发展的现状和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进行数据质量检测规则的挖掘,在挖掘结果的基础上分析、提炼出属性值之间潜藏的规律,为决策者进行相应的决策调整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一种基于数据质量检测规则挖掘结果的进一步挖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挖掘数据质量检测规则;
S2、根据挖掘结果,得到M字段和N字段的关联关系,将M字段和N字段的字段值进行聚类,对聚类结果中每一簇的特征进行转换,并标记各簇的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流程:
R为关系模式,R的一实例为r,attr(R)为关系模式R的所有属性的集合,X为关系模式R的一属性子集,A为关系模式R的单个属性,tp为包含了X和A中属性的模式元组,挖掘到的数据质量检测规则的表达形式为CFD:(X→A,tp)。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挖掘数据质量检测规则的过程包括以下流程:
S11、扫描数据库,在所述关系模式R中通过将所有先行值(即X→A中的X)集合建模得到属性包含格,搜索时,先考虑所有由单个属性组成的节点,再逐次考虑多属性组成的节点,直到达到(n-1)级,其中,n为关系模式R中的属性个数;
S12、为本层各节点(X,tp)计算其C+(X,tp),其中,C+(X,tp)={(A,CA)};判断本层各个(X,tp)是否有相应的CFD:(X\{A}→A,tp[X\{A}]||tp[A])成立,若CFD成立,则修改本层中所有比节点(X,tp)更具体的(X,Up)的C+(X,Up),从C+(X,Up)中除去节点(A,CA)及(B,CB),其中B属于关系模式R上去除了属性集X的属性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康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康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11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