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粪便发酵棚除臭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72351.4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69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曹珍;覃健萍;倪进;冯立坚;刘世广;温文斯;刘成编;曾金华;杜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4 | 分类号: | B01D53/84;B01D53/79;B01D53/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容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6 | 代理人: | 刘新年;何雪霞 |
地址: | 527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淋 发酵棚 粪便 除臭 喷淋管 臭气 化学除臭剂 除臭系统 连通 微生物降解 微生物循环 化学处理 有效处理 运行成本 光触媒 排气口 循环水 风机 后排 排出 稀释 微生物 发酵 分解 投资 建设 | ||
1.一种粪便发酵棚除臭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粪便发酵棚内的臭气进行收集和稀释,经微生物循环喷淋除臭和化学除臭剂除臭后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粪便发酵棚除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气采用风机抽风进行收集,与空气混合进行臭气的稀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粪便发酵棚除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循环喷淋除臭为将臭气与载有微生物的循环水进行汽液交换。
4.一种粪便发酵棚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粪便发酵棚相邻而设的第一喷淋间,所述第一喷淋间与粪便发酵棚间通过风机连通;所述第一喷淋间内布设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内通入载有微生物的循环水进行喷淋;
与所述第一喷淋间连通的第二喷淋间,所述第二喷淋间内设有多条喷淋管,所述喷淋管内通入化学除臭剂进行喷淋;所述第二喷淋间设有排气口,用于处理后气体排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粪便发酵棚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淋间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交错布满喷淋管,所述喷淋管设有喷头;所述第一喷淋间的喷淋管的喷淋水量为每立方气体喷淋0.5-2L水;所述喷头间的距离根据每个喷头在不同水压下的辐射半径确定,使得水平方向、垂直方向上的所有喷头辐射半径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粪便发酵棚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淋间内还有雾化装置,增加汽水接触面;所述雾化装置为喷雾管网,所述喷雾管网由多层喷雾单元堆叠组成,每个所述喷雾单元由多条喷雾管从上至下竖直方向上排列而成,所述喷雾单元的喷雾管数量和位置根据风机尺寸和喷雾管辐射距离确定;每个所述喷雾管设有喷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粪便发酵棚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帘,所述水帘设于所述第一喷淋间与第二喷淋间的连通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粪便发酵棚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生物循环水池和化学除臭剂循环水池;所述微生物循环水池与所述第一喷淋间的喷淋管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一喷淋间的喷淋管喷淋出的水回流到所述微生物循环水池,构成循环水路;所述化学除臭剂循环水池与所述第二喷淋间的喷淋管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二喷淋间的喷淋管喷淋液回流到所述化学除臭剂循环水池,构成循环水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粪便发酵棚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循环水池体积大小根据回流水量及回流时间确定,微生物循环水池体积=每小时风量×(0.5-2L/m3)/回流时间。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粪便发酵棚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淋间的排气口设有导流板,起到减少气体阻力和导流气体向上排走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235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