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粪便发酵棚除臭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72351.4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69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曹珍;覃健萍;倪进;冯立坚;刘世广;温文斯;刘成编;曾金华;杜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4 | 分类号: | B01D53/84;B01D53/79;B01D53/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容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6 | 代理人: | 刘新年;何雪霞 |
地址: | 527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淋 发酵棚 粪便 除臭 喷淋管 臭气 化学除臭剂 除臭系统 连通 微生物降解 微生物循环 化学处理 有效处理 运行成本 光触媒 排气口 循环水 风机 后排 排出 稀释 微生物 发酵 分解 投资 建设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粪便发酵棚除臭方法,将粪便发酵棚内的臭气进行收集和稀释,经微生物循环喷淋除臭和化学除臭剂除臭后排出。还提供了一种粪便发酵棚除臭系统,包括:与粪便发酵棚相邻而设的第一喷淋间,所述第一喷淋间与粪便发酵棚间通过风机连通;所述第一喷淋间内布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内通入载有微生物的循环水进行喷淋;与所述喷淋间连通的第二喷淋间,所述第二喷淋间内设有多条喷淋管,所述喷淋管内通入化学除臭剂进行喷淋;所述第二喷淋间设有排气口,用于处理后气体排出。本发明除臭方法通过微生物降解、化学处理、光触媒分解臭气,对粪便发酵棚产生的臭气进行有效处理;除臭系统建设投资低、运行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粪便发酵棚除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粪便发酵棚除臭方法,还涉及一种粪便发酵棚除臭系统。
背景技术
堆肥是当前国内外畜禽粪便处理的主流方式,也是最成熟的技术,异位发酵床技术是利用垫料始终保持畜禽粪便处于堆肥化的高温发酵期,最大限度地利用微生物降解、转化鸡粪。粪便在被微生物降解的过程中会产生有害气体,但因不同微生物代谢过程的差异,其最终代谢产物也略有差异。一般好氧菌产生NH3、CO2、H2O,而厌氧菌产生硫化物、胺类化合物、甲烷等。有研究表明,鸡粪堆肥臭气中氨浓度高达1713.92mg/m3,NH3在堆肥臭气所含的各恶臭物质(VOCs及氨)中所占的比例98.70%。发酵棚的臭气是全世界大部分堆肥厂所面临的瓶颈问题,也是畜禽粪便堆肥化处理中必须要解决的热点问题。
以往堆肥厂一般选在偏远地方,不建废气处理设施,任由臭气无序排放;或通过调整堆肥配方、保证曝气强度等堆肥管理措施,有效减少臭气的产生,但也无法达到直接排放的要求。一些敏感地区必须要建设除臭处理装置,需要密封厂房,建设大型的废气处理装置,但往往因投资大且运行成本高而当作摆设或只是迎检时使用,主要是因为堆肥厂所需大型翻抛/翻耙机器导致厂房较大,为了控制臭气浓度和抽气量间的平衡,或者收气量少,车间内臭味仍较浓且棚内水汽不能及时散失延长了堆肥周期;或者臭气全部收集但后续除臭设备投资及运行成本极高,这也是堆肥厂不运行除臭装置的原因。
现有的粪便发酵棚车间常用的生物滤池、生物喷淋塔的除臭方式主要在首次建设投资高、后期运行成本过高两方面存在缺点,尤其对于畜禽养殖场而言,更难于接受这么高的粪便处理费用。具体如下:
1、收集臭气和将臭气打入喷淋塔所需的高风压风机的能耗大,导致后期运行电耗高,大大增加粪便处理成本;且风量小,虽然能收集到臭气但发酵棚内的换气频率低,难于抽动棚内的水汽,导致堆肥散失水分慢,延长发酵周期,发酵棚的周转率降低,而散失水汽问题是畜禽养殖场粪便处理首要考虑的因素;否之就需用更高功率的风机代替,这是有机肥厂不运行除臭设备和畜禽养殖场发酵棚“用不起”除臭设备的主要原因;
2、风机换气量小,收集的臭气浓度高,喷淋塔内的通道长度有限,汽水接触时间有限,处理效果受限,为达到效果就需更大的喷淋空间来满足,从而导致喷淋塔面积和建设成本提高。
为此,在当前国家环保监管力度日益增加,臭气问题备受关注的条件下,对畜禽养殖场而言,寻求低成本且有效的除臭方式极为迫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粪便发酵棚除臭方法,该方法可以解决发酵棚内水汽不能及时散失的问题,同时可以对粪便发酵棚产生的臭气进行有效处理,处理后可以满足直接排放要求。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粪便发酵棚除臭系统,该系统既可收集全部臭气、又可稀释臭气浓度,还可带走棚内水汽,风机后端建喷淋间,在喷淋间内采用微生物循环喷淋除臭的除臭方法,再配合后续除臭剂喷淋。具有建设投资低、运行成本低又能够达到很好的除臭效果,适合于畜禽养殖场粪便发酵棚的除臭。
为了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23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