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匀力脚踏助力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72420.1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95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鹏 |
主分类号: | B62M1/28 | 分类号: | B62M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317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脚踏 助力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匀力脚踏助力车,具体涉及一种施力更加均匀线性的脚踏车,解决了现有脚踏车存在的施力过程中存在不均匀的现象,对于长时间骑行,由于受力不均便会导致下肢不适感较为严重问题,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解决;方向架下端转动连接从动轮,所述车架后部转动连接驱动轮,驱动轮通过链条连接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包括转盘、活动杆、蹬板和伸缩杆,链条啮合转盘,转盘转动连接在车架上,转盘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活动杆,两侧活动杆的位置呈对称设置;活动杆端部转动连接有滑块,滑块滑动连接在导向槽中,导向槽固定在蹬板上,且导向槽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伸缩杆上端,伸缩杆下部套接套筒,套筒固定在固定板上,固定板固定在车架下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工具,具体是一种智能匀力脚踏助力车。
背景技术
助力车的种类很多,有电动助力车和燃油助力车以及人力脚踏助力车,其中人力脚踏式的助力车是由最早的自行车演变而来。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
但是现有的脚踏助力车普遍存在在骑行者施力过程中脚掌的运动轨迹是与脚踏的运动轨迹一致,即做圆周运动,在施力过程中存在不均匀的现象,对于长时间骑行,由于受力不均便会导致下肢不适感较为严重,舒适度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匀力脚踏助力车。
本发明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克服以上技术问题,具体为:
一种智能匀力脚踏助力车,包括车架、转向把、转盘、和测距仪;车架前部套接方向架,方向架上部固定连接转向把,且方向架下端转动连接从动轮,所述车架后部转动连接驱动轮,驱动轮通过链条连接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转盘、活动杆、蹬板和伸缩杆,链条啮合转盘,转盘转动连接在车架上,转盘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活动杆,两侧活动杆的位置呈对称设置;所述活动杆端部转动连接有滑块,滑块滑动连接在导向槽中,导向槽固定在蹬板上,且导向槽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伸缩杆上端,伸缩杆下部套接套筒,套筒固定在固定板上,固定板固定在车架下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方向架前部固定有测距仪,测距仪信号连接报警器,报警器内部具有控制单元和蓄电池。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方向架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气缸,气缸信号连接控制单元,气缸下部密封滑动连接活塞杆,活塞杆下端固定连接刹车片。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车架中部固定连接支杆,支杆上端可伸缩连接座垫。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蓄电池具有充电口。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杆后部通过加强筋固定连接车架。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刹车片采用橡胶材质所制。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具备以下优点:该助力车通过脚蹬两侧的蹬板使其往复上下移动带动活动杆驱动转盘转动,转动的转盘通过链条带动驱动轮转动进而带动整个车体移动,实现整体的行进,施力更加线性均匀,同时,通过测距仪和控制单元配合实现智能刹车功能,大大降低使用过程中发生碰撞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智能匀力脚踏助力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智能匀力脚踏助力车中蹬板和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智能匀力脚踏助力车中蹬板和导向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架;2-方向架;3-转向把;4-驱动轮;5-从动轮;6-支杆;7-座垫;8-链条;9-转盘;10-活动杆;11-蹬板;12-滑块;13-导向槽;14-伸缩杆;15-套筒;16-固定板;17-测距仪;18-报警器;19-气缸;20-活塞杆;21-刹车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鹏,未经郑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24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自行车辅助刹车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五通碗组及自行车脚踏曲柄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