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源化抗PD-1抗体及其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73605.4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9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谢良志;孙春昀;马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州细胞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6/28 | 分类号: | C07K16/28;C12N15/13;A61K39/395;A61K45/06;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 代理人: | 张广育;吴溪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源化抗 pd 抗体 及其 用途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PD‑1)的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可用于肿瘤或癌症免疫治疗。本发明还提供了编码所述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的核酸序列、含有所述核酸序列的载体、药物组合物和试剂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肿瘤或癌症免疫治疗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PD-1)的重组人源化抗体,其可用于肿瘤或癌症免疫治疗。本发明还提供了编码所述抗体的核酸序列、含有所述核酸序列的载体、药物组合物和试剂盒。
背景技术
PD-1是由288个氨基酸构成,分子量约为50kDa的I型跨膜糖蛋白,为CD28家族成员之一,又名CD279。它的功能为调控细胞程序性死亡,主要表达于成熟的CD4+和CD8+T细胞表面,在天然杀伤T细胞、B细胞、单核细胞和一些树突状细胞上也有表达。
PD-1有两个配体,分别是PD-L1(即B7-H1,又名CD274)和PD-L2(即B7-DC,又名CD273),二者均是B7家族的跨膜蛋白分子。从含量和作用角度看,PD-L1为主要的PD-1配体。PD-L1广泛表达于各种类型细胞表面,包括树突状细胞、B细胞和T细胞等造血细胞以及上皮和内皮细胞等非造血细胞。PD-L1也在肿瘤细胞表面呈现高表达,而且IFN-γ和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能促进肿瘤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上调。PD-L2配体与PD-L1有很高的相似性,但其分布相对局限,主要表达于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肥大细胞等免疫细胞表面,且表达量较低。PD-L2与PD-1结合的亲和力更高,约为PD-L1的3倍。
PD-1通过与其配体相结合行使生物功能,可抑制T细胞受体介导的T细胞增殖、活化和细胞因子的分泌,从而抑制免疫应答的初始与效应阶段,维持机体的免疫稳定,防止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当PD-1与其配体结合时,其胞质区免疫受体酪氨酸转化基序(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switch motif,ITSM)结构域中的酪氨酸发生磷酸化。磷酸化的ITSM会募集SHP-2磷酸酶,通过去磷酸化作用抑制下游重要通路,阻断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及其下游蛋白激酶B(PKB或Akt)的激活,抑制糖代谢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的产生及抗凋亡蛋白Bcl-xl的表达,从而抑制T、B细胞的增殖、活化以及免疫球蛋白的分泌,抑制自身免疫反应。肿瘤细胞利用此免疫抑制机制,通过高表达PD-L1,使其与淋巴细胞表面的PD-1分子结合,逃避机体对它们的免疫识别和清除,从而实现免疫逃逸。
以PD-1为靶点的单克隆抗体研究是目前肿瘤或癌症免疫治疗研究的热点。这些单克隆抗体通过阻断PD-1与其配体的结合,能够增加肿瘤部位的T细胞和IFN-γ、IL-2的分泌量,减少髓系来源的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MDSC)的比例,改变肿瘤微环境,恢复和提高T细胞的免疫杀伤功能,从而抑制肿瘤的增长。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已批准上市的PD-1抗体药物包括美国百时美施贵宝公司(Bristol-MyersSquibb)的Opdivo(通用名Nivolumab)和美国默克公司的Keytruda(通用名Pembrolizumab)。Opdivo获批用于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鳞细胞癌、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尿路上皮癌、高微卫星不稳定性癌、晚期肾细胞癌和肝细胞癌的治疗;Keytruda获批用于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鳞细胞癌、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尿路上皮癌、高微卫星不稳定性癌和胃癌的治疗。另外,国内外进入临床研究的PD-1靶点抗体药物包括再生元/赛诺菲的REGN2810、君实的JS001、恒瑞的SHR-1210、百济神州的BGB-A317、信达的IBI308和恒誉/药明康德的GLS-010,还有更多此类和抗PD-L1抗体药物处临床前研究阶段。
总之,以PD-1为靶点的单克隆抗体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肿瘤或癌症免疫治疗中仍然需要药效更好、安全性更高、市场竞争力更强的优质单抗生物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州细胞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神州细胞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36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