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电池的充电方法、电机控制电路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74168.8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711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久;潘华;宁荣华;刘洋;杨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27/06 | 分类号: | H02P27/06;B60L53/24;B60L53/62;B60L15/20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谭果林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电池 充电 方法 电机 控制电路 车辆 | ||
1.一种电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开关模块、三相逆变器以及控制模块,供电模块、所述第一开关模块、所述三相逆变器以及三相交流电机形成电流回路,所述三相逆变器的三相桥臂的中点分别连接三相交流电机的三相线圈,所述三相交流电机为三相四线制,所述三相交流电机通过三相线圈的连接点引出的N线输入或者输出电流,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三相逆变器、所述第一开关模块、所述三相交流电机以及所述供电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三相逆变器使所述电机控制电路接收所述供电模块的电压并输出直流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开关模块,所述三相逆变器通过所述第二开关模块连接动力电池,所述第二开关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所述供电模块的正极和负极,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三端连接所述三相交流电机中三相线圈的连接点,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四端连接所述三相逆变器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二端,所述三相逆变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三端和第四端连接所述动力电池的正极和负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包括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为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端和第三端,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为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为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一端和第三端,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为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二端和第四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为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连接在所述供电模块的正极和所述三相交流电机的三相线圈的连接点之间;
或者,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为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连接在所述供电模块的负极和所述三相逆变器的第二端之间。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为第三开关,所述第三开关连接在所述三相逆变器的第一端和动力电池的正极之间;
或者,所述第二开关模块为第四开关,所述第四开关连接在所述三相逆变器的第二端和动力电池的负极之间。
7.一种动力电池的充电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供电模块的电压和动力电池的电压,并根据所述供电模块的电压和所述动力电池的电压选择充电方式,其中,所述充电方式包括升压充电和直接充电;
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导通使所述供电模块输出直流电,并控制所述三相逆变器使所述供电模块按照所选择的充电方式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充电。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电池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供电模块的电压和所述动力电池的电压选择充电方式,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供电模块的最高输出电压不高于所述动力电池的电压时选择升压充电方式;
控制所述三相逆变器使所述供电模块按照所选择的充电方式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充电,包括:
控制所述三相逆变器使所述供电模块对所述三相交流电机的三相线圈的充电过程以及所述供电模块和所述三相交流电机的三相线圈对所述动力电池的放电过程交替进行,以将所述供电模块的充电电压进行升压后再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充电。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力电池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所述第一开关模块、所述三相交流电机以及所述三相逆变器构成充电回路,所述供电模块、所述第一开关模块、所述三相交流电机、所述三相逆变器以及所述动力电池构成放电回路;
所述控制所述三相逆变器使所述供电模块对所述三相交流电机的三相线圈的充电过程以及所述供电模块和所述三相交流电机的三相线圈对所述动力电池的放电过程交替进行,包括:
控制所述三相逆变器使所述充电回路和所述放电回路交替导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416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火箭运输起竖车
- 下一篇:一种捆绑式火箭撤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