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机控制电路、车辆及其加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75193.8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54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潘华;谢飞跃;洪臣;黄丹丹;刘益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27/08 | 分类号: | H02P27/08;H02P29/62;B60L58/27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谭果林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控制电路 车辆 及其 加热 方法 | ||
1.一种电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控制电路包括升/降压模块、三相逆变器、第一开关模块以及控制模块,三相交流电机、所述三相逆变器、所述升/降压模块以及供电模块依次相连,所述供电模块通过所述第一开关模块连接所述三相交流电机中三相线圈的连接点,所述供电模块向所述升/降压模块和所述三相交流电机进行供电,所述供电模块还与所述三相逆变器共接,所述控制模块分别连接所述供电模块、待加热器件、所述升/降压模块、所述三相交流电机以及所述三相逆变器,通过换热介质将所述升/降压模块、所述三相逆变器以及所述三相交流电机中至少一个的热量传递到所述待加热器件;
所述升/降压模块包括储能单元和第七功率开关单元,所述供电模块为动力电池时,所述动力电池、所述第一开关模块、所述三相交流电机以及所述三相逆变器形成第一电流回路,所述三相交流电机、所述三相逆变器、所述储能单元、所述第七功率开关单元以及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形成第二电流回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压模块还包括第八功率开关,所述储能单元的第一端为所述升/降压模块的第一端,所述储能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七功率开关单元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八功率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七功率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为所述升/降压模块的第二端,所述第八功率开关单元的第二端为所述升/降压模块的第三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压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供电模块的正极端和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三相交流电机中三相线圈的连接点,所述三相交流电机的三相线圈分别连接在所述三相逆变器的三相桥臂的中点,所述三相逆变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升/降压模块的第二端,所述三相逆变器第二端连接所述供电模块的负极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单元的第一端为所述升/降压模块的第一端,所述储能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七功率开关单元的第二端,所述第七功率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为所述升/降压模块的第二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和所述待加热器件均为动力电池。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为外部供电模块,所述待加热器件为动力电池。
7.一种车辆的加热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方法包括:
所述控制模块获取所述待加热器件需要加热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导通,并控制所述升/降压模块、所述三相逆变器以及所述三相交流电机对流经所述升/降压模块、所述三相逆变器以及所述三相交流电机中至少一个的换热介质进行加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为动力电池;待加热器件包括动力电池;
所述动力电池、所述第一开关模块、所述三相交流电机以及所述三相逆变器形成第一电流回路,所述三相交流电机、所述三相逆变器、所述升/降压模块以及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形成第二电流回路;
所述控制所述升/降压模块、所述三相逆变器以及所述三相交流电机对流经所述升/降压模块、所述三相逆变器以及所述三相交流电机中至少一个的换热介质进行加热,包括:
控制所述升/降压模块和所述三相逆变器使所述第一电流回路和所述第二电流回路交替导通,以使所述升/降压模块、所述三相逆变器以及所述三相交流电机产生热量以对流经所述升/降压模块、所述三相逆变器以及所述三相交流电机中至少一个的换热介质进行加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升/降压模块和所述三相逆变器使所述第一电流回路和所述第二电流回路交替导通,包括:
向所述升/降压模块和所述三相逆变器输出PWM控制信号使第一电流回路和所述第二电流回路交替导通,并获取所述动力电池的实际充电电流,将所述实际充电电流与预设加热功率对应的目标充电电流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调节所述PWM控制信号的占空比,以调节所述实际充电电流至所述目标充电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519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