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钛抗蚀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76418.1 | 申请日: | 2018-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48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罗丰华;赵忠新;李国平;吴子恺;牟楠;王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D1/18 | 分类号: | C21D1/18;C21D1/26;C21D1/74;C21D1/773;C21D8/02;C21D8/06;C21D8/10;C22C33/06;C22C38/02;C22C38/04;C22C38/42;C22C38/50;C22C38/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奥氏体不锈钢 抗蚀 铜钛 制备 奥氏体晶粒 腐蚀电流 固溶处理 合金冶炼 合金元素 力学性能 弥散分布 电解液 冷变形 热变形 中合金 开坯 破碎 腐蚀 | ||
一种铜钛抗蚀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合金元素含量为:C≤0.03,Ni=8.0~12.0,Cr=18.0~20.0,Ti≤0.42,Cu=0.2~0.8,Mn≤2.0,Si≤1.0,P≤0.035,S≤0.030,其中3.98×C≤Ti≤3.98×C+0.3,余量为Fe。合金冶炼后,经热变形开坯和冷变形,使得TiC得以充分破碎、弥散分布,通过高温固溶处理获得粗大奥氏体晶粒。通氢条件下80℃含5×10‑6F‑的0.5mol/L的H2SO4电解液中合金腐蚀电流为10.9~15.4μA/cm2,相比304L不锈钢,腐蚀速率大幅度降低,力学性能略优于304L不锈钢。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奥氏体不锈钢领域,涉及高耐蚀性奥氏体不锈钢的成分设计和加工、热处理的方法,可广泛用于能源、电力、化工领域和日常生活。
技术背景
不锈钢因具有优良的力学和耐腐蚀性能,广泛应用于能源、电力、化工等领域。奥氏体不锈钢因其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可加工性能、耐蚀性能以及耐中子辐照性能,在核电工业中被广泛应用。压水堆一回路主管道、堆内构件、驱动机构、主泵以及泵轴等关键设备的主要材料都采用304L、316LN型奥氏体不锈钢作为结构材料。这些材料长期在高温高压及辐照等苛刻的水化学环境中服役,不仅要保证结构的完整性,还须抵抗各类特殊工质的冲刷和腐蚀,以减少磨损和腐蚀产物在堆芯与堆芯外辐射场的活化。
压水堆核电站一回路主管道是核电站正常、非正常、事故和试验工况下防止核反应裂变产物外泄至安全壳的重要屏障。因此,核电主管道要能够耐高温、耐高压以及耐腐蚀。早期核电站的部分主管道选用了低合金钢管,并在管内堆焊不锈钢;后来的核电主管道普遍采用18-8型奥氏体不锈钢,并不断优化成分和生产工艺,形成如下几种情况:(1)稳定化的奥氏体不锈钢:在18-8型不锈钢中加入钛(Ti)或铌(Nb)提高耐晶间腐蚀性能,但其焊接性能不好且造成夹杂物过多影响弯管的加工;(2)标准304和316奥氏体不锈钢:304不锈钢在18-8型奥氏体不锈钢基础上降低碳含量,316钢又加入了2%的钼(Mo),但它们在480~820℃之间长期停留仍有“敏化”的倾向;(3)低碳304L和316L奥氏体不锈钢:在原来的钢种上继续降低碳含量,获得了优异的耐晶间腐蚀、焊接性能和加工性能,但最大的问题是强度不足。第2代压水堆核电站的一回路主管道采用的是铸造双相不锈钢,在奥氏体基体中增加少量的铁素体(12%~20%),不仅提高了材料的强度和抗热裂性,还能够抑制应力腐蚀的发生。但铁素体含量不能超过20%,否则会发生较严重的热老化现象。第3代压水堆A P1000核电站的一回路主管道采用整体锻造的316LN奥氏体不锈钢,属于超低碳控氮奥氏体不锈钢,是在316L的基础上加入氮元素,既能够提高材料的强度,同时仍保持较高的塑韧性水平。
堆内构件是指压力容器内除燃料组件及相关部件外的全部结构部件,其部件繁多、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且需要承受高温高压、中子辐照、冷却剂腐蚀等考验。因此,反应堆内构件材料的选材原则一般为:强度适当高、塑韧性好、能抗冲击和抗疲劳;中子吸收界面和中子俘获截面以及感生放射性小;抗辐照、耐腐蚀并与冷却剂相容性好;热膨胀系数小;良好的焊接和机加工工艺性能。第2代压水堆核电站的堆内主体结构材料一般是奥氏体不锈钢,如304L、304LN、321、347、310,螺栓类材料为316L N、321H不锈钢,某些特殊件采用了马氏体不锈钢,如压紧弹簧的1Cr13。第3代压水堆AP1000核电站,其功率更大、寿命更长,对堆内构件的成分和性能要求更严。其主体结构材料选用锻造的F304和F304H奥氏体不锈钢,压紧弹簧采用改进型的403马氏体不锈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64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