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Au@NiFe MOFs的双猝灭竞争型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78328.6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210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赵冠辉;曹伟;王耀光;李小建;东雪;李璇;魏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76 | 分类号: | G01N21/76;G01N27/30;G01N27/327;G01N33/531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高强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au nife mofs 双猝灭 竞争 型电致 化学 发光 传感器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新型纳米材料Au@NiFe MOFs的双重猝灭竞争型型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电化学发光传感器领域,首次以纳米多孔Au@NiFe MOFs作为双重猝灭标记物标记抗原,利用Ru(bpy)32+/Zr‑MOFs作为发光体构建双重猝灭竞争型传感器。鉴于纳米多孔Au@NiFe MOFs材料的双重猝灭效果,传感器的灵敏度将被大大提升。根据不同浓度标准溶液引起的电化学发光信号强度的不同,实现对雌激素己烯雌酚的超灵敏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Au@NiFe MOFs的双重猝灭竞争型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具体涉及纳米材料Ru(bpy)32+/Zr-MOFs和双猝灭剂Au@NiFe MOFs的制备及其在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中的应用。利用Au@NiFe MOFs其优良的生物兼容性、大的比表面积、高的孔隙率来增加抗原固载量,且其可以双重猝灭Ru(bpy)32+/Zr-MOFs的发光效应,进而达到了增强传感器灵敏度的目的。本发明属于电化学发光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己烯雌酚(DES)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非甾体雌激素物质,能产生与天然雌二醇相同的所有药理与治疗作用。1971年Herbst等人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正式提出DES与青年女性罕见的阴道腺癌(CCA)之间的关系,因此DES对人体的危害极大。若母体孕期服用过DES,女性胎儿发育至成年怀孕时易于流产,主要因为DES致使子宫畸形;对于男性胎儿来说,由DES引起的症状主要包括:隐睾、睾丸癌、附睾囊肿、不育等。DES作为一种可以促进动物蛋白质合成的雌激素主要存在于猪羊鱼肉等动物性食品中,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235号公告在修订的《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量》中规定所有食品动物和所有可食组织中DES的最高含量为未检出。故寻找一种可以简便快捷灵敏的DES检测方法有着重要意义。本发明中所用的电化学发光方法消耗低、易控制、灵敏度高且检测限低,具有电化学和化学发光两种方法的优势,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方法。因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竞争型的电致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用于己烯雌酚的检测。
在本发明中,使用一种新型纳米材料Ru(bpy)32+/Zr-MOFs作为电化学发光材料。Zr-MOFs因其多孔性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负载更多的Ru(bpy)32+,进而增强传感器的发光强度。且首次使用一种新型纳米多孔材料Au@NiFe MOFs作为猝灭剂并引入到电化学发光领域。其中Au纳米粒子和NiFe MOFs都可以猝灭Ru(bpy)32+/Zr-MOFs的发光效应,达到双重猝灭的效果。且Au@NiFe MOFs因为其多孔性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负载更多的己烯雌酚抗原。如上所述都可以大大增强传感器的灵敏度。本发明的原理是基于己烯雌酚标准溶液和己烯雌酚抗体的结合能力大大强于Au@NiFe MOFs标记的己烯雌酚-BSA偶联抗原,随着己烯雌酚标准溶液浓度的变大,和己烯雌酚抗体结合的Au@NiFe MOFs标记偶联抗原就越少,双重猝灭效果减弱,发光强度增强。此外,本发明设计的竞争型免疫传感器也为其它雌激素分析物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目前基于Au@NiFe MOFs构建双重猝灭竞争型免疫传感器来检测己烯雌酚的方法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更简单可靠的基于Au@NiFe MOFs的双重猝灭竞争型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实现对雌激素的快速、灵敏、特异、高效检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1.纳米材料Ru(bpy)32+/Zr-MOFs标记抗体、Au@NiFe MOFs标记己烯雌酚-BSA偶联抗原孵化物溶液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83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