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成在风扇罩上的主动进气格栅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78984.6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2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张馥荔;李义林;黄凤;孙络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1/08 | 分类号: | B60K11/08;B60K11/06;B62D3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徐先禄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气格栅 驱动电机 避让 风扇罩 框本体 多块 框体 冷却风扇罩 百叶窗形 保温性能 布置空间 空调采暖 空气阻力 框体定位 框体中部 配合连接 平行布置 上下移动 叶片转动 制造成本 催化器 竖直杆 杆竖 减小 整车 叶片 下边 发动机 配合 | ||
本发明涉及集成在风扇罩上的主动进气格栅,包括接进气格栅框体,其特征是:接进气格栅框体定位连接在冷却风扇罩上;一连杆竖直设在进气格栅框体中部竖直杆背部,将主动进气格栅框本体分为左右两半,在连杆的下部设有驱动电机避让罩;多块平行布置的叶片的一端与所述连杆配合、另一端与所述进气格栅框本体配合连接,呈百叶窗形;一驱动电机设在进气格栅框体的下边中部且与驱动电机避让罩对应,该驱动电机能够带动连杆及驱动电机避让罩上下移动,进而带动多块叶片转动。本发明能够减小整车空气阻力,提升空调采暖性能、提升发动机保温性能、缩短催化器启燃时间,并且制造成本较低,不需要额外增加布置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冷却系统,具体涉及集成在风扇罩上的主动进气格栅。
背景技术
主动进气格栅装置是汽车冷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位于散热器的后方,为冷却系统提供足够的冷却风量。主动进气格栅装置通过旋转吸入从格栅前端进入的冷却空气,使其通过散热器组件,以增加冷凝器、中冷器、散热器的散热能力。
随着汽车行驶过程中的运行工况和环境条件的变化,发动机的散热需求也在变化。因此必须随时调节冷却系统的冷却强度。如汽车运行在低车速、高负荷、高环境温度时,冷却液的温度很高,需要风扇提供高速转来增加冷却空气的流量,增加散热器组件的散热能力。而在高速、低温环境下,冷却液的温度较低,格栅前端来流流量大,风扇已无需工作。此时开启风扇,不仅浪费了发动机的功率,还增加了内流阻力和气动噪声。除此之外,在温度极低的环境下,空调采暖、发动机保温、催化器启燃都需要适当的阻断前端来流的冷却空气,以提升相应的空调采暖性能、发动机保温性能、缩短催化器启燃时间。现有的风扇通常有几个档位或者PWM控制风扇转速来调节冷却空气的按需控制。但不能实现在风扇转动的条件下将风扇出风的旋转气流定向导流,按需导流,解决机舱热害问题;在风扇不转的条件下控制前端来流的风量和流向。据统计,冷却系统仅有25%的时间需要风扇的作用。在这25%的时间以外,增加主动进气结构,可实现按需提供前端来流的风量和流向。减小整车空气阻力,提升空调采暖性能、提升发动机保温性能、缩短催化器启燃时间。
传统的主动进气格栅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布置在汽车进气格栅位置之前,属于外观件,制造成本相对较高;另一种是布置在进气格栅和冷却模块之间,不属于外观件,制造成本相对较低,但需要机舱预留一定的布置空间。
CN 206589833U公开了一种降低风阻的主动进气格栅,包括设置在前防撞梁下方的进气格栅框架、间隔并列连接在进气格栅框架上的格栅叶片及驱动各格栅叶片转动以调整叶片角度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控制单元,还包括向控制单元传输控制信号的冷凝器温度传感器、水箱温度传感器及车速传感器。根据汽车不同的运行工况,通过控制单元智能调节进入发动机舱内的气流,以达到满足发动机舱内相关零件的散热要求,同时能有效的只降低车辆的风阻系数,从而降低整车排放和燃油消耗。但是,由于该主动进气格栅是安装在前防撞梁下方,不能实现在风扇转动的条件下定向导流,按需导流,也不能在风扇不转的条件下控制前端来流的风量和流向,并且需要额外增加布置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成在风扇罩上的主动进气格栅,其能够在冷却风扇旋转的条件下实现定向导流、按需导流,解决机舱热害问题;在冷却风扇不转的条件下控制前端来流的风量和流向,以减小整车空气阻力,提升空调采暖性能、提升发动机保温性能、缩短催化器启燃时间,并且制造成本较低,不需要额外增加布置空间。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方案如下:
本发明所述的集成在风扇罩上的主动进气格栅,包括接进气格栅框体、其特征是:所述接进气格栅框体定位连接在冷却风扇罩上;
一连杆竖直设在进气格栅框体中部竖直杆背部,将主动进气格栅框本体分为左右两半,在所述连杆的下部设有驱动电机避让罩;
多块平行布置的叶片的一端与所述连杆配合、另一端与所述进气格栅框本体配合连接,呈百叶窗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89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散热器
- 下一篇:配备有罐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