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含薏苡素的清热解暑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81493.7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8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林忠宁;陆烝;应朝阳;詹杰;李春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L2/38 | 分类号: | A23L2/38;A23L2/46;A23L2/74;A23L5/20;A23L33/105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13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薏苡 清热解暑 富含 饮料 白扁豆 白茅 芦根 制备 食品加工领域 天然植物原料 麦冬 栀子 植物功能性 保健功效 工艺制备 功能饮料 宁心安神 新型植物 原料组成 茯苓 质量份 甘草 降糖 降压 浸提 莲子 膨化 红枣 冷冻 期望 | ||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一种富含薏苡素的清热解暑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富含薏苡素的清热解暑饮料,所述原料组分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组成:糙薏苡10‑30份,芦根10‑30份,白茅10‑30份,白扁豆10‑30份,栀子5‑10份,麦冬5‑10份,茯苓5‑10份,莲子3‑8份,红枣3‑8份,甘草2‑5份。而本发明采用糙薏苡、芦根、白茅及白扁豆等天然植物原料为主,经过膨化、冷冻及浸提等工艺制备出一种富含薏苡素的新型植物功能饮料,薏苡素含量达到35‑60mg/l,具有清热解暑、宁心安神、降压降糖等保健功效,可以很好满足人们对植物功能性饮料的新期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含薏苡素的清热解暑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属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以展,营养科学研究的进步,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日益加强,消费者喝饮料的目的不再仅限于解渴,对身体健康的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身心压力的缓解等成为人们对饮料产品的新期望,具有特定的保健功效的天然、绿色、健康、环保的植物功能性饮料已成为饮料产业中的“新庞儿”。薏苡素,又名薏苡内酯,为薏苡仁的主要活性成分,主要有镇静、镇痛、解热,降糖等功效,现在研究表明薏苡素还有降低血压、治疗尿路结石、尿路感染等作用,目前市场上饮料大多不含薏苡素,而以薏苡仁等原料用于制备各种饮料,但其饮料中的薏苡素含量较低,在2-13mg/l之间,原因在于常规的饮料制备方法薏苡素提取率偏低。而本发明采用糙薏米、芦根、白茅及白扁豆等天然植物原料为主,经过膨化、冷冻及浸提等工艺制备出一种富含薏苡素的新型植物功能饮料,薏苡素含量达到35-60mg/l,具有清热解暑、宁心安神、降压降糖等保健功效,可以很好满足人们对植物功能性饮料的新期望。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获得高薏苡素含量具有清热解暑的植物功能饮料为目标,通过对糙薏苡、芦根、白茅和白扁豆等原料的膨化、冷冻后,再与栀子、麦冬、茯苓、莲子、红枣和甘草等原料依次用60%-90%乙醇、饮用水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提取液经酶解、超滤、杀菌及装瓶,制成富含薏苡素的清热解暑饮料,薏苡素含量达到35-60mg/l。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富含薏苡素的清热解暑饮料,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组成:糙薏苡10-30份,芦根10-30份,白茅10-30份,白扁豆10-30份,栀子5-10份,麦冬5-10份,茯苓5-10份,莲子3-8份,红枣3-8份,甘草2-5份。
制备方法如下:
(1)糙薏苡、芦根、白茅、白扁豆预处理;
(2)提取:将预处理的原料与栀子、麦冬、茯苓、莲子、红枣和甘草混合均匀,用乙醇回流提取后,收集提取液a,然后再用饮用水热水回流浸提,收集提取液b,合并提取液a、b,进行乙醇回收,得到浓缩液c,并搅拌均匀;
(3)粗滤:将步骤(2)得到的浓缩液c用滤布进行过滤,得到粗滤液;
(4)酶解:在粗滤液中加入单宁酶进行酶解去涩处理;
(5)超滤:将步骤(4)获得的酶液用超滤膜进行超滤澄清;
(6)杀菌:利用瞬时高温(UHT)的方式进行杀菌处理;
(7)倒瓶:灌装封盖后的成品应倒瓶,倒瓶后的成品迅速喷淋冷却。
步骤(1)所述预处理方法如下:
(a)干燥:将糙薏苡、芦根、白茅和白扁豆清洗筛选后在50-60℃下干燥至含水率7wt%-12wt%;
(b)膨化 :将干燥过的糙薏苡、芦根、白茅和白扁豆采用气流式爆米花膨化机进行膨化备用;膨化的气压为 0.5-1.2Mpa,时间控制在5-9min;
(c)浸泡:将膨化过的糙薏苡、芦根、白茅和白扁豆按固液质量比1:1-4加入饮用水常温下浸泡3-5小时,捞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14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益生菌发酵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葛仙米饮料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