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烧嘴、供料装置、气化炉和气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81725.9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94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索娅;刘臻;冯子洋;安海泉;李烨;方薪晖;彭宝仔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0J3/50 | 分类号: | C10J3/50;C10J3/4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虎;李健 |
地址: | 10001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烧嘴 供料 装置 气化 系统 | ||
1.一种烧嘴(10),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110),所述本体(110)具有分气腔(112)、多个第一安装通道和多个含氧气体通道组,每个所述含氧气体通道组包括多个第一含氧气体通道(113),每个所述第一含氧气体通道(113)与所述分气腔(112)连通;和
多个含氧气体管(140),多个所述含氧气体管(140)一一对应地设在多个所述第一安装通道内,每个所述含氧气体管(140)具有第二含氧气体通道(141),每个所述第一安装通道的壁面与相应的所述含氧气体管(140)之间限定出横截面为圆环形的固体燃料通道(121),所述固体燃料通道(121)的出口端部(1211)构造成收缩状,
其中,多个所述含氧气体通道组与多个所述固体燃料通道(121)一一对应地配合,每个所述含氧气体通道组的多个所述第一含氧气体通道(113)环绕相应的所述固体燃料通道(121)设置,每个所述含氧气体通道组的多个所述第一含氧气体通道(113)的中心线、相应的所述出口端部(1211)的中心线和相应的所述第二含氧气体通道(141)的中心线相交于一点以便形成撞击点,每个所述撞击点与所述本体(110)的邻近所述出口端部(1211)的端面(115)间隔第一距离,
所述出口端部(1211)的中心线与所述端面(115)相交于第一点,相应的所述第二含氧气体通道(141)的中心线与所述端面(115)相交于第二点,所述第一点与所述第二点间隔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之比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10,含氧气体和固体燃料经相应的所述第一含氧气体通道(113)、所述第二含氧气体通道(141)和所述固体燃料通道(121)引入气化室中碰撞燃烧形成平焰并发生气化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嘴(10),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固体燃料通道(121)和相应的所述第二含氧气体通道(141)同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嘴(10),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10)包括:
主体(111),所述主体(111)具有多个所述第一安装通道、所述分气腔(112)和多个所述含氧气体通道组;和
多个固体燃料管(120),多个所述固体燃料管(120)一一对应地设在多个所述第一安装通道内,其中多个所述含氧气体管(140)一一对应地设在多个所述固体燃料管(120)内,所述固体燃料管(120)与相应的所述含氧气体管(140)之间限定出所述固体燃料通道(121)每个所述固体燃料管(120)适于通过管路与发料罐相连或适于直接与发料罐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烧嘴(10),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固体燃料管(120)包括第一直段(122)、第二直段(123)和连接段(124),所述第一直段(122)和所述第二直段(123)通过所述连接段(124)相连,其中每个所述第一直段(122)的一部分设在相应的所述第一安装通道内,每个所述含氧气体通道组的多个所述第一含氧气体通道(113)环绕相应的所述第一直段(122)设置,每个所述第二直段(123)适于通过管路与发料罐相连,多个所述含氧气体管(140)一一对应地设在多个所述第一直段(122)内,每个所述第一直段(122)与相应的所述含氧气体管(140)之间限定出所述固体燃料通道(1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烧嘴(10),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含氧气体通道(113)与相应的所述第一直段(122)之间的夹角为15度-45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烧嘴(10),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含氧气体通道(113)与相应的所述第一直段(122)之间的夹角为23度-37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烧嘴(10),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含氧气体通道(113)与相应的所述第一直段(122)之间的夹角为30度。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烧嘴(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之比大于等于3且小于等于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未经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172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烧嘴、供料装置、气化炉和气化系统
- 下一篇:乐伐替尼的合成方法及新的中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