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细菌的虹吸导管补料摇床培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83281.2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61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强;沈水兴;沈昊;刘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智城分析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36;C12N15/01;C12Q1/10;C12R1/19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万尾甜;韩介梅 |
地址: | 2014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细菌 虹吸 导管 补料摇床 培养 方法 | ||
1.一种用于细菌的虹吸导管补料摇床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补料摇床为基础,所述的补料摇床含有多只摇瓶,摇瓶内设置培养液,将相邻两只摇瓶用功能性虹吸导管固体培养连接器连接,最终使多只摇瓶依次串连,所述的功能性虹吸导管固体培养连接器包括虹吸导管,在虹吸导管的两端设置有针头,分别插入相邻两只摇瓶内且针头与培养液液面距离2~3cm,虹吸导管内设置有吸附载体和固态培养基,仅在第一只摇瓶内加入目标菌株,通过补料摇床振荡从而实现固液交替培养,在最后一只摇瓶中获得产品;使目前固液交替分别培养融合在所述补料摇床上一次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细菌的虹吸导管补料摇床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细菌淀粉糖化酶菌株的诱变,所述的虹吸导管采用内径2-3mm的玻璃管,长度60mm,在管内设置有琼脂,并在管内贯穿浸有碘液的棉线,针头选用内径0.35mm注射器针头,针柄长度50~60mm;各摇瓶内设置营养液,针头与液面距离2~3cm,从第二只摇瓶开始每隔一只摇瓶内加入诱变剂,整体灭菌后,在第一只摇瓶内加入目标菌种枯草杆菌BF7658,于温度35~37℃进行振荡培养,当各虹吸导管内棉线蓝色消失,在最后一只摇瓶内获得稳定诱变的适应淀粉酶细菌菌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细菌的虹吸导管补料摇床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样品中大肠杆菌的检测,所述的虹吸导管采用内径3~5mm薄壁玻璃管,长度60mm;管内设置琼脂营养基,并加入有伊红美蓝试剂,虹吸导管的针头选用内径0.35mm注射器针头,针柄的长度为100~130mm;各摇瓶内设置营养液,整体灭菌后,在第一只摇瓶内加入样品,于温度35~37℃进行振荡培养,当虹吸导管中呈现紫红色则表明样品中存在大肠杆菌,不呈现则样品中不含大肠杆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智城分析仪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智城分析仪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328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