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发动机催化器的隔热罩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83966.7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0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观致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28 | 分类号: | F01N3/28;F01N13/14;F01N1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易咏梅 |
地址: | 21551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发动机 催化 隔热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催化器的隔热罩。该隔热罩设有特殊的限位结构。限位结构不仅能够固定隔热棉防止其发生移位,且能够对隔热棉进行有效地压缩,因此在发动机舱的狭小空间内也能使用较大厚度的隔热棉,以此保证本发明的隔热罩具有优异的隔热效果。此外,本发明的隔热罩还可以同时设有上部隔热罩和下部隔热罩,在不同层的隔热罩之间限定出空腔,由此可以保证隔热罩具备更加优异的隔热效果。根据本发明的隔热罩,在保证能够装配隔热罩的前提下,可以安置较大厚度的隔热罩以保证隔热效果,从而使得紧邻催化器的各个机器的温度环境均能满足设计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制造领域的汽车隔热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催化器的隔热罩。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车辆的发动机舱空间狭小,其内同时布置有发动机、发电机等发热机器,为了减少由于各发热机器之间的热传导而导致的相互影响,通常会在对应的发热机器外周设有隔热结构。目前使用的汽车用发动机催化器,为了解决其温度控制问题,通常是在其表面设置单层隔热罩,并在隔热罩中设置隔热棉。然而,当发动机为前排气型发动机时,由于催化器的容积较大,致使发动机舱内的布置空间更加狭小,由此使得隔热罩的尺寸、厚度等均受限。而且,催化器的工作温度非常高,因而现有技术中的隔热罩不能很好地满足汽车制造领域对于隔热的要求,其容易影响到周边零部件的工作性能。同时,现有技术中的催化器隔热结构与发动机舱内的其他部件距离较小,使得对催化器及其周边部件进行拆检维修也较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发动机催化器的隔热罩,所涉及的发动机催化器包括沿流体流动方向从上游到下游依次分布的进气锥端部、圆筒部和出气锥端部。上述隔热罩具有下部隔热罩。所述下部隔热罩沿所述隔热罩的纵向轴线方向从所述圆筒部的上缘一直延伸至所述出气锥端的末端,以包裹所述圆筒部和出气锥端部。其中,所述下部隔热罩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一隔热棉和第一隔热板,其中在所述第一隔热板的外表面上,沿轴向方向设置至少两排沿其周向按一定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凹陷部,所述多个第一凹陷部用于压制所述第一隔热棉并将其固定在发动机催化器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凹陷部至少设置于所述第一隔热板上与所述圆筒部的上缘相对的位置处,以及与所述圆筒部的下缘相对的位置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隔热板还包括朝内凹陷的拉槽,所述拉槽沿槽深方向的横截面逐渐减小,其用于限位所述第一隔热棉。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拉槽的所述横截面呈长圆形或椭圆形。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隔热罩还包括上部隔热罩,所述上部隔热罩至少在朝向发电机的一侧部分地包裹所述圆筒部和所述进气锥端的下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部隔热罩至少包裹所述下部隔热罩的一部分,且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二隔热板、第二隔热棉、第三隔热板,其中,所述第二隔热板包括套设在所述圆筒部上的主体部以及包绕所述进气锥端的朝向发电机一侧的部分且沿所述主体部的两侧向外延伸的翼状延伸部,所述第三隔热板包括与所述第二隔热板的所述主体部对应的主体部以及与所述第二隔热板的所述翼状延伸部对应的翼状延伸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隔热板包括多个朝外突出的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用于容纳凸焊螺母且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被构造成能够在安装时供螺栓穿过;
所述第二隔热板包括多个朝外突出的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二凸出部被构造成能够与所述第一凸出部适配,所述第二凸出部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以及
所述第三隔热板包括多个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对应的第三通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三隔热板还包括多个朝内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相对应,且所述第三通孔位于所述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观致汽车有限公司,未经观致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39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四氧化三钴的全封闭输料设备及输料工艺
- 下一篇:用于车辆的后防撞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