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容量电动船的充电岸电系统及充电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84675.X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9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泽宇;陈卓;蒋炜;殷进军;夏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0L53/16 | 分类号: | B60L53/16;B60L53/37 |
代理公司: | 武汉凌达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1 | 代理人: | 刘念涛;宋国荣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位置调整模块 充电接口模块 位置判断模块 岸电系统 充电模块 充电线缆 接收模块 大容量 电动船 岸基 船舶动力系统 位置定位模块 位置移动装置 远程传输模块 船舶 位置控制器 充电接口 调整模块 调整装置 接口调整 岸电 新能源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容量电动船的充电岸电系统及充电方法,包括安装于船舶上的远程传输模块、位置定位模块和充电接口模块,以及设于岸上的岸基接收模块、位置判断模块、位置调整模块和充电模块,岸基接收模块和位置判断模块安装于位置调整模块之上,并随着位置调整模块的变动而变动,所述的位置调整模块由位置移动装置和位置控制器组成,所述的充电模块上连接有充电接口调整模块,接口调整模块由充电调整装置和充电线缆组成,所述的充电接口模块通过与充电线缆对接实现岸电接入和对船舶的充电;本发明在新能源船舶动力系统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船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容量电动船的充电岸电系统及充电方法,适用于全电动船舶和混合动力船舶,也可拓展应用于需要大容量岸电的普通船舶。
背景技术
2016年中国环保部发布《船舶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一、第二阶段)》,该新标准将于2018年1月正式开始实施,适用于具有中国船籍在我国水域航行或作业的船舶,中国船级社于2015年发布太阳能光伏系统及磷酸铁锂电池系统检验指南,标志着新能源船舶的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各大湖泊、内河固定航区、固定航程航次航行的船舶都提出了新能源船舶的需求,部分水库、湖泊(新疆天池、密云水库等)和部分内河区域(广州珠江段)等已经不允许新造采用柴油机作为能源的船舶,新能源船舶的发展是大势所趋,新能源船舶可有效的降低船舶排放,有效的提高船舶的舒适度。
而由于船舶动力需求较大,为保证船舶的正常的运营,新能源船舶所需电池容量都较大,如2018年武汉300客位全电动客船电池容量达到2300kWh,2018年宜昌交运“两坝一峡”游船电池容量达到7500kWh,充电容量大、充电电流大,传统的充电方法都是通过充电桩,由人工拖曳充电电缆与船舶上的充电接口进行对接,而在大容量电动船上,由于充电电流极大,电缆粗且重,存在以下问题:
1,传统充电方法在充电电流较大的情况下,无法快速的完成充电操作,无法有效的利用船舶靠泊时间充电,以有效的合理减少船舶电池容量;
2,传统充电方法当船舶的停泊位置变动时,充电操作工作量极大,自动化程度不高,非常不方便。
因此,发展新形式的充电岸电系统,更为科学有效的提高充电操作效率,可以有效的利用船舶停泊的时间充电,也可支持更大容量的充电电流,减少电池装船容量,减少初期投资成本,是未来新能源船舶动力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大容量电动船的充电岸电系统及充电方法,该装置大大增加了新能源船舶充电的便捷程度,也可拓展应用于需要大容量岸电的普通船舶。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容量电动船的充电岸电系统,包括安装于船舶上的远程传输模块、位置定位模块和充电接口模块,以及设于岸上的岸基接收模块、位置判断模块、位置调整模块和充电模块,岸基接收模块和位置判断模块安装于位置调整模块之上,并随着位置调整模块的变动而变动,所述的位置调整模块由位置移动装置和位置控制器组成,所述的充电模块上连接有充电接口调整模块,接口调整模块由充电调整装置和充电线缆组成,所述的充电接口模块通过与充电线缆对接实现岸电接入和对船舶的充电。
所述的一种大容量电动船的充电岸电系统,其远程传输模块和岸基接收模块协同工作;远程传输模块采用船电的AC220V或DC24V供电,工作方式可以是WIFI、GPRS、GPS、无线电台等无线通讯发送方式;岸基接收模块采用岸基AC220V或DC24V供电,工作方式可以是WIFI、GPRS、GPS、无线电台等无线通讯接收方式。
所述的一种大容量电动船的充电岸电系统,其岸基接收模块和位置判断模块之间具有通讯,工作方式可以是S485、CAN或Ethernet等有线通讯方式,也就可以是WIFI、蓝牙等无线通讯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未经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46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汽车通用充电接口
- 下一篇:一种自动插拔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