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超声振动气钻上的气电一体快速拔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86683.8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32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远;邵振宇;李哲;姜兴刚;耿大喜;李少敏;彭振龙;张明亮;朱咸斌;滕云龙;何凤涛;刘大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5/00 | 分类号: | B23B45/00;B23B45/16 |
代理公司: | 11121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冀学军<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头座 自锁 拔插装置 接头盖 气电 气钻 超声振动 电源接头 气源接头 对合 母头 手柄 分离动作 航空插座 气嘴接头 公头 气嘴 凸台 接通 应用 头顶 | ||
1.一种应用于超声振动气钻上的气电一体快速拔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有接头座(1)、接头盖(2)、气源接头单元(4)和电源接头单元(5);
气源接头单元(4)包括有自锁气嘴母头(22)、自锁气嘴公头(12)、A橡胶挡片(28)、B橡胶挡片(281)、C防松垫片(29A)和C外六角螺母(29B);
A橡胶挡片(28)置于接头盖(2)的BA开口槽(2A)内侧,且自锁气嘴公头(12)的A凸耳(12A)穿过所述A橡胶挡片(28)上的孔后置于BA开口槽(2A)内;
B橡胶挡片(281)置于接头盖(2)的BB开口槽(2B)内侧,且自锁气嘴公头(12)的B凸耳(12B)穿过所述B橡胶挡片(281)上的孔后置于BB开口槽(2B)内;
自锁气嘴母头(22)的下端插入自锁气嘴公头(12)上端的通孔内;自锁气嘴母头(22)的上端插入气钻手柄(3)的通孔内,且自锁气嘴母头(22)的自锁凸台(22A)与接头座(1)的AB面板(1H1)接触;自锁气嘴公头(12)的下端穿过接头盖(2)的BB底面板(21D)上的BA通孔(2C)后套接C防松垫片(29A)、且螺纹连接上C外六角螺母(29B),通过所述C外六角螺母(29B)实现自锁气嘴公头(12)与接头盖(2)的固定;
电源接头单元(5)包括有航空插座母头(23)、航空插座公头(13)、A插座板(15)、B插头板(25)、A防松垫片(16)、B防松垫片(26)、A外六角螺母(17)和B外六角螺母(27);
A插座板(15)上设有供航空插座母头(23)上端穿过的中心通孔;A插座板(15)的中心通孔的边缘设有供第一螺钉(14)穿过的通孔;
B插头板(25)上设有供航空插座公头(13)下端穿过的中心通孔;B插头板(25)的中心通孔的边缘设有供第二螺钉(24)穿过的通孔;
航空插座母头(23)的上端顺次穿过A插座板(15)的中心通孔、A防松垫片(16)的中心通孔和A外六角螺母(17)的螺纹孔后,然后通过拧紧A外六角螺母(17)使航空插座母头(23)与A插座板(15)紧配合;第一螺钉(14)穿过A插座板(15)上的通孔后螺纹固定在接头座(1)的AC面板(1J1)上,实现航空插座母头(23)与接头座(1)的固定;
航空插座公头(13)的上端顺次穿过B插头板(25)的中心通孔、B防松垫片(26)的中心通孔和B外六角螺母(27)的螺纹孔后,然后通过拧紧B外六角螺母(27)使航空插座公头(13)与B插头板(25)紧配合;第二螺钉(24)穿过B插头板(25)上的通孔后螺纹固定在接头盖(2)的BA底面板(21C)上,实现航空插座公头(13)与接头盖(2)的固定;
接头座(1)上设有AA面板(1A),所述AA面板(1A)的上方是AA凸台(1B),所述AA面板(1A)的下方是接头座外壳体(11);
所述接头座外壳体(11)的A侧边面板(11A)上设有AB凸块(1F),AB凸块(1F)置于接头盖(2)的BA立面板(21A)上的内凹槽(2F)中;所述接头座外壳体(11)的B侧边面板(11B)上设有AB走线孔(1G);
AA凸台(1B)的中心部位是AA通孔(1C),在AA通孔(1C)的外缘上设有AA走线孔(1D)和AA螺纹孔(1E);
AA通孔(1C)用于自锁气嘴母头(22)的上端伸出,自锁气嘴母头(22)的下端插入自锁气嘴公头(12)的通孔中,伸出AA通孔(1C)的自锁气嘴母头(22)的上端置于气钻手柄(3)的通孔内,然后通过尖头顶丝(18)实现接头座(1)与气钻手柄(3)的固定;
AA螺纹孔(1E)用于螺纹固定尖头顶丝(18)的螺纹段,尖头顶丝(18)的光杆段置于气钻手柄(3)的通孔中;
接头座外壳体(11)的底部设有A矩形腔(1H)和开口圆盲孔腔(1J);
A矩形腔(1H)用于放置自锁气嘴公头(12)的上端,自锁气嘴公头(12)的下端穿过接头盖(2)上的BA通孔(2C)且置于接头盖(2)下方,A矩形腔(1H)的AB面板(1H1)用于与自锁气嘴母头(22)的自锁凸台(22A)接触;
开口圆盲孔腔(1J)用于放置航空插座母头(23)的上端,开口圆盲孔腔(1J)的AC面板(1J1)上设有AB螺纹孔(1J2),通过第一螺钉(14)与AB螺纹孔(1J2)的配合使A插座板(15)固定在AC面板(1J1)上,从而实现航空插座母头(23)与接头座外壳体(11)的固定;
接头盖(2)的BA立面板(21A)上设有BA开口槽(2A),BB立面板(21B)上设有BB开口槽(2B);所述BA开口槽(2A)用于自锁气嘴公头(12)的A凸耳(12A)上下滑动,所述BB开口槽(2B)用于自锁气嘴公头(12)的B凸耳(12B)上下滑动;接头盖(2)的BA立面板(21A)的内侧设有用于放置接头座(1)的AB凸块(1F)的内凹槽(2F);
接头盖(2)的底部设有BA底面板(21C)和BB底面板(21D),BA底面板(21C)上设有BB通孔(2D),BB底面板(21D)上设有BA通孔(2C);所述BA通孔(2C)用于自锁气嘴公头(12)的下端穿过且置于接头盖(2)下方,所述BB通孔(2D)用于航空插座公头(13)穿过;接头盖(2)的下方设有斜矩形孔(21);
在BA底面板(21C)的BB通孔(2D)外缘上设有BA螺纹孔(2E),BA螺纹孔(2E)用于螺纹连接第二螺钉(24),第二螺钉(24)穿过B插头板(25)上的通孔后螺纹连接在BA底面板(21C)上,从而实现将航空插座公头(13)与接头盖(2)的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8668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