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肽SLE2018-V002在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试剂盒中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592274.9 申请日: 2018-12-25
公开(公告)号: CN109725156B 公开(公告)日: 2022-02-25
发明(设计)人: 陶生策;吴凡林;祁环;李华;赖丹昀;胡传圣;赵小东;沈南;唐元家;郭强;丁慧华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交通大学
主分类号: C07K7/08 分类号: C07K7/08;G01N33/68;G01N33/535;G01N33/564
代理公司: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代理人: 庄文莉
地址: 200240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多肽 sle2018 v002 诊断 系统性红斑狼疮 试剂盒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一种多肽SLE2018‑V002在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试剂盒中的应用。所述SLE2018‑V002的氨基酸序列为:TIGVVRDVATQL。本发明采用临床广泛使用的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技术,应用间接法定性检测人血清中抗TIGVVRDVATQL多肽的IgG抗体的水平。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试剂盒,将作为辅助系统性红斑狼疮早期诊断的一种手段,可大大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早期诊断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其特异性为61%、灵敏度为80%。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肽在制备诊断和/或辅助诊断系统性红斑 狼疮疾病的试剂中的用途,尤其涉及一种多肽SLE2018-V002在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试 剂盒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临床表现为多系统损 害的自身免疫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s,ADs),常引起多器官系统的不可逆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寿命和生活质量。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的发生率在0.02%~0.07%范围内,城市人群的发病率更高,患者年龄主要分布在15~45岁,且女性患者居多,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9(Lupus 2006.15(5):308–318.)。对系统性红斑狼疮 的流行率、病理机制和其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的三个重要方面。系 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血清学和免疫学指标变异性很大。该自身免疫疾 病涉及多器官,包括皮肤、肾脏、脑,除了这些器官外往往伴有关节的损伤,因此免疫 反应是全身性的。引起自身免疫应答的自身组织成分被称为自身抗原,包括隐藏的自身 抗原(在胚胎期从未与自身淋巴细胞接触过,机体不能识别为自身物质)和修饰的自身 抗原(在感染、药物、烧伤、电离辐射等因素影响下,自身组织的构象发生改变,成为 自身抗原)。机体产生自身抗原时,由于将其识别为异己部分,产生对应的自身抗体进 行抵抗。这些自身抗原或自身抗体在疾病表型显现的前期往往已经产生,并且表达量通 常随着病情的演化呈现出一定的趋势。根据这一特点,这些自身抗原或自身抗体可被当 做诊断疾病的生物标志物。

生物标志物是一种测量工具,科研人员利用生物标志物诊断疾病的发生、复发、预后,并用于治疗效果的动态评估。及时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能早期准确地诊断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生物标志物是关键。优良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生物 标志物应该具备的条件是:能准确地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进行诊断;诊断过程对患者无不 良反应。目前,疾病生物标志物主要包括基因水平标志物、细胞水平标志物和血清水平 标志物等。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已知的免疫靶标(或是自身抗原)主要为细胞核组分, 包括ds-DNA染色体相关蛋白,Ro蛋白(SSA),La蛋白(SSB)及Sm蛋白。对于系 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自1971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ACR,1988年前称American Rheumatism Association,ARA)首次制定了系统性红斑狼 疮诊断标准以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诊断标准就在不断完善中。在1982年的修订 中首次增加了血清学指标(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和抗Sm抗体),并在制订过程 中采用生物统计分析,经验证后用于临床诊断。1997年的修订中,增加了“抗心磷脂抗 体阳性和狼疮抗凝物阳性”这一标准,虽然未经过验证,但血清学标志物一直是研究重 点。(J Nephrol Dialy Transplant[J]Vol.22No.2Apr.2013:153-157.)

血清蛋白组学是寻找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有效手段之一。在自身免疫病发生、发展的 过程中,自身抗体表达量的变化会影响血清蛋白质组的组成,这在血清生物标志物的发现中具有重要价值。因此,越来越多科研人员将目光定格在血清蛋白质标志物的研究上,力求在蛋白质组学层面上寻找生物标志物,建立诊断、预后、药效评估的多参数模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22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