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全自动对账与结算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94682.8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5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杨蔚;许锡伟;王薇;陈聪;张彦;沈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优城(宁波)地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16 | 分类号: | G06Q20/16;G06Q20/38;G06Q40/00;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轨道交通 结算系统 双向连接 网闸 高速缓存 票价计算 站点管理 订单管理 发码系统 交易系统 密钥管理 统计分析 用户平台 支付平台 防火墙 匹配 漏洞 统一 | ||
1.一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全自动对账与结算系统,包括iACC系统(1)、网闸(2)和iPS系统(3),所述iACC系统(1)与网闸(2)实现双向连接,所述网闸(2)与iPS系统(3)实现双向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iACC系统(1)分别与站点管理(4)、OD匹配(5)、票价计算(6)、高速缓存(7)、自动对账(8)和密钥管理(9)实现双向连接,所述iPS系统(3)分别与订单管理(10)、高速缓存(7)、票价计算(6)、发码系统(11)、站点管理(4)和统计分析(12)实现双向连接,所述iPS系统(3)分别与统一支付平台(13)、统一用户平台(14)和码应用开放平台(15)实现双向连接,所述统一支付平台(13)、统一用户平台(14)和码应用开放平台(15)与防火墙(16)实现双向连接,所述防火墙(16)与第三方支付(17)、第三方发码(18)、第三方应用(19)和APP(20)实现双向连接,所述iACC系统(1)与ACC/AFC(21)实现双向连接,所述ACC/AFC(21)与LC网络(22)实现双向连接,所述LC网络(22)与SC网络(23)实现双向连接,所述SC网络(23)与TVM(24)实现双向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全自动对账与结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TVM(24)通过AGM与ITVM/iAGM/BOM(25)实现双向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全自动对账与结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CC/AFC(21)的输出端与iACC系统(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iACC系统(1)的输出端与iPS系统(3)的输入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全自动对账与结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iPS系统(3)与第三方支付(17)实现双向连接,所述iPS系统(3)的输出端与APP(2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ACC/AFC(21)的输出端与负载均衡模组(26)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负载均衡模组(26)的输出端与高速缓存模块(27)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高速缓存模块(27)的输出端与即时OD模块(28)的输入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全自动对账与结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即时OD模块(28)的输出端与票价计算模块(29)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票价计算模块(29)的输出端与iACC系统(1)的输入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全自动对账与结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CC/AFC(21)与LC网路(30)实现双向连接,所述LC网路(30)与SC网络(23)实现双向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全自动对账与结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SC网络(23)设有AGM1进站端(31)和AGM2出站端(32),所述AGM1进站端(31)和AGM2出站端(32)的输入端与APP(20)的输出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全自动对账与结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LC网路(30)和SC网络(23)均为局域网,通过防火墙(16)与互联网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优城(宁波)地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优城(宁波)地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468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