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全自动对账与结算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94682.8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5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杨蔚;许锡伟;王薇;陈聪;张彦;沈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优城(宁波)地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16 | 分类号: | G06Q20/16;G06Q20/38;G06Q40/00;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轨道交通 结算系统 双向连接 网闸 高速缓存 票价计算 站点管理 订单管理 发码系统 交易系统 密钥管理 统计分析 用户平台 支付平台 防火墙 匹配 漏洞 统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全自动对账与结算系统,包括iACC系统、网闸和iPS系统,所述iACC系统与网闸实现双向连接,网闸与iPS系统实现双向连接,iACC系统分别与站点管理、OD匹配、票价计算、高速缓存、自动对账和密钥管理实现双向连接,iPS系统分别与订单管理、高速缓存、票价计算、发码系统、站点管理和统计分析实现双向连接,iPS系统分别与统一支付平台、统一用户平台,本发明涉及城市轨道交通技术领域。该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全自动对账与结算系统,解决了现有的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全自动对账与结算系统运行存在很大漏洞的问题,使用时能通过防火墙有效的进行对交易系统进行保护,使得用户的信息更有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全自动对账与结算系统。
背景技术
在网络上《城市轨道交通词典》中城市轨道交通的释义为: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泛指城市中再不同形式轨道上运行的大、中运量城市公共交通工具,是当代城市中地铁、轻轨、单轨铁路、自动导向、短途磁悬浮等轨道交通的总称。由于中国大陆的地面重型铁路(重铁,国家铁路简称国铁),大多作中长距离用途,不会作短距离用途,地下铁路专门担当市内短距离运输,令不同铁路之间的角色,有明显分野,不会出现同一铁路,同时担当短距离和中长距离运输。“城市轨道交通”这个名称因而出现,这名称亦是中国大陆的用语。大多数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都建造于地底之下,故多称为“地下铁路”,或简称为地铁、地下铁;在中国台湾则通称为“捷运”,此因中国台湾的铁路地下化区段亦被称为“地铁”所致。此外,在中国大陆,修建于地上或高架桥上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通常可能被错误地称为“轻轨”。然而,在专业领域,“轻轨”与“地铁”的区分方式在于线路适应能力的不同,“轻轨”指具备和机动车混行能力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而“地铁”指不具备和机动车混行能力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现有城市轨道交通在运行时,用户用于支付和结算时,现在城市轨道交通大多使用多种支付方式并举的方式,大多为使用城市交通一卡通、第三方支付APP或者是使用纸币。但是现有的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全自动对账与结算系统运行存在很大漏洞,使用起来不方便,不能满足现有的城市轨道交通结算系统运行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全自动对账与结算系统,解决了现有的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全自动对账与结算系统运行存在很大漏洞,使用起来不方便,不能满足现有城市轨道交通结算系统运行要求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全自动对账与结算系统,包括iACC系统、网闸和iPS系统,所述 iACC系统与网闸实现双向连接,所述网闸与iPS系统实现双向连接,所述iACC 系统分别与站点管理、OD匹配、票价计算、高速缓存、自动对账和密钥管理实现双向连接,所述iPS系统分别与订单管理、高速缓存、票价计算、发码系统、站点管理和统计分析实现双向连接,所述iPS系统分别与统一支付平台、统一用户平台和码应用开放平台实现双向连接,所述统一支付平台、统一用户平台和码应用开放平台与防火墙实现双向连接,所述防火墙与第三方支付、第三方发码、第三方应用和APP实现双向连接,所述iACC系统与ACC/APC 实现双向连接,所述ACC/APC与LC网络实现双向连接,所述LC网络与SC网络实现双向连接,所述SC网络与TVM实现双向连接。
优选的,所述TVM通过AGM与ITVM/iAGM/BOM实现双向连接。
优选的,所述ACC/AFC的输出端与iACC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所述iACC 系统的输出端与iPS系统的输入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优城(宁波)地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优城(宁波)地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46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