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锥形电容芯子层间防偏移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96940.6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017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马斌;张瑞敏;孙中源;刘闯;孙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神马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9/02 | 分类号: | H01B19/02;H01F4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17 江苏省南通市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锥形 电容 芯子 层间防 偏移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锥形电容芯子层间防偏移装置,所述锥形电容芯子中心具有导电杆,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收紧杆,上盖板,下托板和收紧板;
所述收紧杆垂直穿过所述下托板和所述上盖板,并将所述锥形电容芯子卡固在所述下托板和所述上盖板之间;
所述收紧板设置在所述下托板上,所述收紧板呈锥形管状,所述收紧板的内表面光滑且与所述锥形电容芯子的锥面相适配;
所述上盖板上设有盖板圆孔,所述下托板上设有托板圆孔,所述盖板圆孔和所述托板圆孔同轴设置并供所述导电杆穿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形电容芯子层间防偏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圆孔的直径与所述导电杆的直径相等,所述托板圆孔的直径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导电杆的直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形电容芯子层间防偏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圆孔的直径大于所述收紧板直径较小一端的外径,所述托板圆孔的内壁与所述收紧板的外壁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形电容芯子层间防偏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紧板包括定板和动板,所述定板固定设置于所述下托板上,所述动板外表面与所述定板内表面贴合,所述动板的材质为硬质材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锥形电容芯子层间防偏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板内有凹槽,所述动板嵌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动板的厚度大于所述凹槽的深度,所述动板的边缘设有弧形倒角。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形电容芯子层间防偏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设有盖板边孔,所述下托板设有托板边孔,所述收紧杆穿过所述盖板边孔和所述托板边孔围设在所述锥形电容芯子外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锥形电容芯子层间防偏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紧杆上设置螺纹和收紧螺母,所述盖板边孔的直径和所述托板边孔的直径均大于所述收紧杆的直径,小于所述收紧螺母的外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形电容芯子层间防偏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垂直固定在至少两个所述收紧杆的一端。
9.一种防止锥形电容芯子层间偏移的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形电容芯子层间防偏移装置,所述锥形电容芯子的一端为锥端,另一端为平整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将所述下托板与所述至少两个收紧杆垂直固定连接;
将靠近所述锥形电容芯子锥端的所述导电杆穿过所述托板圆孔,使所述锥形电容芯子的锥面与所述收紧板的内表面贴合;
将所述锥形电容芯子平整端的所述导电杆穿过所述盖板圆孔,使所述上盖板抵住所述锥形电容芯子平整端的端面;
将所述上盖板与所述收紧杆垂直固定,直到将所述锥形电容芯子卡固在所述上盖板与所述下托板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止锥形电容芯子层间偏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紧杆竖直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神马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神马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694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