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防汽车侧翻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00554.X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0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寿元;陈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W30/04 | 分类号: | B60W30/04;B60R19/16;B60Q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黄海丽 |
地址: | 250358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翻 保险杠 弹射 预防 汽车 接收压力传感器 恢复正常状态 角速度传感器 采集 车速传感器 高速行驶 有效减少 有效预防 转向安全 控制器 车内 翻车 转弯 交通事故 自救 出行 安全 | ||
本公开公开了一种预防汽车侧翻的装置及方法,其具有汽车中速、高速行驶,转向安全的控制,并有效预防汽车因转弯过大的操作,预防车辆侧翻的弹射保险杠。有效减少转向引起的侧翻交通事故的发生;控制器接收压力传感器、车速传感器和角速度传感器采集的信息,将采集的信息经过处理,得出车辆侧倾斜或翻车状况时,弹射预防侧翻保险杠,抑制车辆侧翻的发生。并启动液压自救杆,使车辆恢复正常状态。对车辆、车内人员起道安全出行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预防汽车侧翻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高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技术,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车辆侧翻的现象非常多见,这是一种十分危险的交通事故。因为车辆侧翻不但会对车体造成严重损害,还会给车内的乘客带来很多危险,严重的甚至会丧失生命。
目前的汽车设计存在车辆侧翻的重要因素,是造成重大、特大交通事故潜在因素,导致车辆侧翻事故屡屡发生。目前汽车转向系统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其技术设计不能满足人们安全出行的需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预防汽车侧翻的装置及方法,其具有汽车中速、高速行使,转向安全,有效预防汽车因转弯过大的操作,侧翻的可能性。减少转向引起的侧翻交通事故;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预防汽车侧翻的装置;
一种预防汽车侧翻的装置,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车速传感器、角速度传感器和控制器;第一压力传感器采集左前轮轴承所受压力;第二压力传感器采集右前轮轴承所受压力;车速传感器采集汽车的行驶速度;角速度传感器采集方向盘转动角速度;
控制器接收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车速传感器和角速度传感器采集的信息;将采集的信息经过处理,得出车辆向左侧倾斜或车辆向右侧倾斜;
控制器通过报警装置发出报警指令,同时控制器控制第一弹射器发出弹射动作,将布设在车头保险杠底部的第一横向支撑杆横向弹射出去;控制器控制第二弹射器发出弹射动作,将布设在车体底侧中部的第二横向支撑杆横向弹射出去;控制器控制第三弹射器发出弹射动作,将布设在车尾保险杠底部的第三横向支撑杆横向弹射出去;控制器控制第四弹射器发出弹射动作,将布设在车体底侧总部的纵向支撑杆沿车体轴线方向弹射出去。
通过弹射出去的横向支撑杆或纵向支撑杆避免车体侧翻。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车辆顶部设有第四横向支撑杆、第五横向支撑杆和第六横向支撑杆;所述车辆顶部还设有第二纵向支撑杆和第三纵向支撑杆;当车体发生倾斜时,控制器通过第五弹射器将第四横向支撑杆沿着横向弹射出去;控制器通过第六弹射器将第五横向支撑杆沿着横向弹射出去;控制器通过第七弹射器将第六横向支撑杆沿着横向弹射出去;控制器通过第八弹射器将第二纵向支撑杆沿着车体轴线方向弹射出去;控制器通过第九弹射器将第三纵向支撑杆沿着车体轴向方向弹射出去。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横向支撑杆或纵向支撑杆均为多节金属管,当没有弹射出去前,所有金属管通过金属管内部压缩弹簧压缩;当弹射器发出弹射动作时,所有金属管内部的压缩弹簧在弹射器弹射作用下,解除压缩力,所有金属管在压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弹开。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如果车辆即将发生倾斜,控制器向液压控制器发出指令,液压控制器控制液压泵工作,将预先布设在车体即将倾斜方向一侧中间位置的自救杆通过液压作用伸长,当自救杆接触到地面时,自救杆在液压泵的作用下继续伸长设定长度,将车辆的车体扶正。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当方向盘的方向发生转动时,与方向盘连接的转向轴发生转动,转向轴转动时带动与转向轴连接的转向轴齿轮的转动,转向轴齿轮在转向齿条上转动带动转向齿条的移动,进而带动车轮的转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师范大学,未经山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05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爆胎主动制动和调节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车辆运行状况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