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潜式无人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02068.1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37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邹劲;孙寒冰;苍玖阳;李壮壮;孙志远;谈果戈;卢世界;侯永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35/00 | 分类号: | B63B35/00;B63B11/00;B63B43/10;B63B43/18;B63B49/00;B63H5/07;B63H21/17;B63G8/00;B63G8/08;B63G8/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潜式 无人 平台 | ||
1.一种半潜式无人平台,包括水上平台部分和水下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上平台部分与水下部分通过主动式浮态调节机构相连;所述的主动式浮态调节机构包括升降杆、浮体安装平台(24)与升降驱动电机;所述的升降驱动电机安装在半潜式无人平台的水下部分;所述的浮体安装平台(24)安装有浮体;所述的升降杆下端与升降驱动电机相连,升降杆上端穿过浮体安装平台(24)并固定在水上平台部分;所述的升降杆包括螺旋升降杆(17)及两根中空的支撑杆(18);所述的浮体安装平台(24)设有螺旋孔和限位孔;所述的螺旋升降杆(17)穿过螺旋孔,所述的支撑杆(18)穿过限位孔;所述的支撑杆上设有限位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潜式无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下部分为流线型封闭舱体结构;所述的流线型封闭舱体的外壳水密,内部包括仪器舱(1)、首部压载水舱(4)、主控舱(6)、电池舱(7)、尾部压载水舱(8)和尾部推进器,除首部压载水舱(4)和尾部压载水舱(8)外,其他舱室相通;所述的首部压载水舱(4)与尾部压载水舱(8)分别通过首部阀门(5)和尾部阀门(9)与外部环境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半潜式无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尾部推进器包括内部的主推进电机(13)和外部的尾翼、方向舵(16)及螺旋桨(12);所述的尾翼包括水平尾翼(14)和垂直尾翼(15);所述的水平尾翼(14)为固定尾翼,水平尾翼(14)与垂直尾翼(15)呈十字交叉布置;所述的方向舵(16)安装在垂直尾翼(15)的后半部分;所述的流线型封闭舱体内部末端的位置安装有转向舵机(11),转向舵机(11)与方向舵(16)相连;所述的螺旋桨(12)安装在整个流线型封闭舱体外部末端的位置,螺旋桨(12)与主推进电机(13)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半潜式无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线型封闭舱体上横向布置有首部侧推进器(3)与尾部侧推进器(10);所述的仪器舱(1)位于流线型封闭舱体的首端位置,仪器舱(1)外部安装有探测仪器(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半潜式无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线型封闭舱体上横向布置有首部侧推进器(3)与尾部侧推进器(10);所述的仪器舱(1)位于流线型封闭舱体的首端位置,仪器舱(1)外部安装有探测仪器(2)。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半潜式无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体安装平台(24)下部左右分别安装有一对浮体。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半潜式无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体安装平台(24)下部左右分别安装有一对浮体。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半潜式无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体安装平台(24)下部左右分别安装有一对浮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半潜式无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上平台部分包括水上作业平台(28),水上作业平台(28)上安装有摄像头(25)、警示灯(27)与通信天线(26);顶端平台上的仪器通过支撑杆(18)中布置的线组与流线型封闭舱体中的主控舱(6)与电池舱(7)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206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