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2-氨基乙基)胺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07623.X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69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叶明富;夏国威;许立信;宋丰发;万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09/00 | 分类号: | C07C209/00;C07C209/08;C07C21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胜佰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6026 | 代理人: | 张串串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氨基 乙基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2‑氨基乙基)胺的制备方法,属于化合物制备技术领域,其以三乙醇胺为起始原料,首先将三乙醇胺与氯化亚砜以及催化剂DMF置于反应器中,加热条件下生成三(2‑氯乙基)胺盐酸盐,然后将纯化后的三(2‑氯乙基)胺盐酸盐与氨水溶于有机溶剂置于反应器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得到三(2‑氨基乙基)胺盐酸盐,最后三(2‑氨基乙基)胺盐酸盐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三(2‑氨基乙基)胺;本发明反应路线短,可控性较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合物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脂肪族氮氚四胺的合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三(2-氨基乙基)胺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三(2-氨基乙基)胺,结构式如下:
脂肪族氮氚四胺可用于螯合剂、缓蚀剂、树脂固化剂、催化剂、有机中间体等研究和工业领域,三(2-氨基乙基)胺是脂肪族氮氚四胺类化合物中一种重要的有机多胺化合物。其突出的结构特点是分子中具有四个较强配位能力的氮原子,可与多数过渡金属原子(如Cd2+、Zn2+、Mn2+等)形成稳定的具有二环结构的螯合物。
另外,三(2-氨基乙基)胺等脂肪族氮氚四胺可用于合成含磷二环有机非离子超强碱,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的以磷原子为中心的有机非离子超强碱。作为优良的碱试剂或磷配位体被成功用于许多有机合成反应。但是目前传统的合成工艺不仅存在原材料多、操作繁琐、产率不高等缺点,而且会产生对人体及环境有害的毒副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三(2-氨基乙基)胺的制备方法,其工艺简单,反应温和,环保安全。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
(1)第一中间体的制备:以三乙醇胺和氯化亚砜为起始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加热反应生成第一中间体三(2-氯乙基)胺盐酸盐;
(2)第二中间体的制备:将第一中间体三(2-氯乙基)胺盐酸盐分离纯化,溶于有机溶剂中,向其中加入氨水,反应生成第二中间体三(2-氨基乙基)胺盐酸盐;
(3)目标产物的制备:第二中间体三(2-氨基乙基)胺盐酸盐分离纯化,向其中加入强碱溶液,调节pH至9-11,反应完全后,得含有目标产物的反应液,将反应液分离纯化,即得三(2-氨基乙基)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1)中催化剂为DMF。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2)中有机溶剂为无水乙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强碱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1)的具体过程为:将三乙醇胺与DMF按照质量比1:1~2置于反应器中,边搅拌边缓慢滴加氯化亚砜溶液,滴加完毕后在70℃温度条件下回流反应6-8h即得第一中间体三(2-氯乙基)胺盐酸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中间体三(2-氯乙基)胺盐酸盐分离纯化过程如下:减压旋蒸生成的第一中间体三(2-氯乙基)胺盐酸盐,除去剩余的氯化亚砜溶液,并用无水乙醇溶解三(2-氯乙基)胺盐酸盐,冷藏后析出固体,对冷藏后溶液进行抽滤处理,得到第二中间体三(2-氯乙基)胺盐酸盐白色晶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2)中三(2-氯乙基)胺盐酸盐与氨水的摩尔比为1:10~40,反应时间为6-8h。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中间体三(2-氨基乙基)胺盐酸盐分离纯化过程如下:将步骤(2)所得反应液减压旋蒸,除去剩余氨水,加入无水乙醇溶解,冷藏后析出氯化铵固体,抽滤,收集抽滤液,即为三(2-氨基乙基)胺盐酸盐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工业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76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