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下导向攻泥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09014.8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9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葛彤;王旭阳;吴超;庄广胶;赵敏;项锋;吴峰;苏婧;王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7/04 | 分类号: | E21B7/04;E21B19/22;E21B44/00;E21B21/00;B63C7/16;H01B7/00;H01B7/22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导向 设备 | ||
一种水下导向攻泥设备,包括:通过脐带缆连接的水下导向攻泥器和水面监控动力装置;所述的水下导向攻泥器包括:设置于主框架内的钻具、注入头和连续管,钻具与注入头相连,连续管穿过注入头并绕于连续管绞车上;所述的注入头的下方设有搭载平台以调节钻具的角度。本发明能够进行深水定向钻孔且实现钢缆回拖,较人力攻千斤大大减少了所用时间,降低了潜水员的劳动强度和危险,初步实现安全、有效、快速完成打捞沉船的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深水打捞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水下导向攻泥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沉船事件屡有发生,如何快速、安全、有效的对沉船进行打捞成为了相关领域以及社会关注的问题。现有穿千斤技术中,需要派出潜水员攻打千斤洞,并且用攻泥器横向穿过船底,这种水下作业常常伴随较高的人员受伤的风险,同时也受人体生理条件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水下导向攻泥设备,能够完成深水定向钻孔及钢缆回拖任务。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包括:相互连接的水下导向攻泥器和水面监控动力装置。
所述的水面监控动力装置包括:
所述的水下导向攻泥器包括:设置于主框架内的钻具、注入头和连续管,其中:钻具与注入头相连,连续管穿过注入头并绕于连续管绞车上。
所述的主框架的四根立柱上设有螺旋锚固机构以在水下固定整个装置的位置。
所述的主框架上设有用于承载的搭载平台。
所述的注入头的下方设有搭载平台以调节注入头和钻具的角度。
所述的水下导向攻泥器进一步设有与水面监控动力装置相配合的监控机构和动力机构。
所述的监控机构包括:穿管电缆油管、定位传感装置、换向器、阀箱和中央监控单元,其中:穿管电缆油管位于水下导向攻泥器的连续管的内部并分别与定位传感装置和换向器连接,定位传感装置和换向器分别与中央监控单元相连,输出传感信息并接收控制指令,换向器与钻具相连,阀箱和中央监控单元位于主框架的搭载平台上并与动力机构相连以控制攻泥器。
所述的动力机构包括:主液压站、副液压站、补偿器、油箱、泥浆泵和泥浆马达,其中:主液压站、副液压站、补偿器和油箱均位于主框架的搭载平台上,泥浆泵与水下导向攻泥器的连续管相连以输送泥浆至钻具,泥浆马达设置于钻具和定位传感装置之间。
所述的泥浆泵采用海底泥浆泵并设置于搭载平台上或采用陆用泥浆泵并设置于水面,通过软管向水下导向攻泥器提供高压泥浆。
技术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进行深水定向钻孔且实现钢缆回拖,较人力攻千斤大大减少了所用时间,降低了潜水员的劳动强度和危险,初步实现安全、有效、快速完成打捞沉船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A为钻具;B为钻具的头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的钻具和注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搭载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盘管绞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攻泥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90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水下环境的连续管钻机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具有旋转功能的照明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