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氟康唑注射液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09130.X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2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杨祥前;张加宇;何勇;王利华;庞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太平洋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08 | 分类号: | A61K9/08;A61K31/4196;A61P3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葛宏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氟康唑 注射液生产工艺 活性炭 注射用水 灌装 混匀 主药 溶解 搅拌吸附 灭菌过程 热源物质 吸附过滤 稀配罐 有效地 注射液 灭菌 浓配 配液 脱碳 吸附 过滤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氟康唑注射液生产工艺,由配液、灌装、灭菌过程组成,具体包括有氟康唑溶解;加入到浓配罐内与注射用水混匀;加入活性炭后搅拌吸附;脱碳;导入至稀配罐并加注射用水至全量后混匀,过滤;灌装并灭菌等过程,最后得注射液。本发明的氟康唑溶解更好,使用药液内的成份更均匀。更有效地避免热源物质进入到成品中。减少活性炭的吸附时间,防止氟康唑主药被吸附过滤而导致的主药含量偏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氟康唑注射液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氟康唑注射液适应症为念珠菌病,包括治疗口咽部和食道念珠菌感染,播散。主要成份为氟康唑,注射用水为氯化钠。
现有的氟康唑注射液制备工艺如下:
1、按处方量称取氟康唑和氯化钠投入浓配罐中,用处方全量50%的注射用水,加热搅拌溶解均匀,加入0.2%(W/V)活性炭,使其充分搅拌均匀,保温(约80℃)吸附10分钟,趁热加压过滤脱碳到稀配灌中,得澄明溶液。
2、在稀配罐中加注射用水至处方量,搅拌均匀。取样测PH、含量。合格后经0.45um、0.22um的微孔滤膜精滤,分装于软袋中,在115℃灭菌30分钟,放冷检查澄明度,包装,全检合格后为成品。
在现有工艺中,最终获得的成品存在的问题为:氟康唑主药含量偏低,按100%投料,而成品含量均在96.5%左右,下降约4个百分点。
分析上述现象,主要为产品在活性炭吸附时间过长,影响了成品质量。
同时,在现有的制备工艺中,为了更好地将氟康唑溶解于注射用水中,需要在溶解过程中加速搅拌,但是现有的搅拌方式一般为叶片搅拌,向罐体中伸入一个叶片,通过叶片搅动罐内液体,或者是通过回流泵,将罐内的液体反复泵起回流。
而且,在浓配罐与稀配罐内进行配液、活性炭吸附时,也均需要进行叶片搅拌或回流搅拌。
通过上述的叶片搅拌或回流搅拌两种方式,均需要使用另一设备置入到罐体内,并进行机械运动,在机械运动中,由于机械的磨损,会产生大量的掉屑,掉屑混入到药液内,会形成新的热源物质,热源物质是注射液的不合格的因素,热源物质会引起注射液注射到病人体内产生不适反应。尤其是稀配罐中,由于已经过了活性炭吸附,不会再采取新的手段吸附热源物质了,因此稀配罐内的产生的掉屑将直接被罐装到成品中。
因此,有必要研究新的医用氟康唑注射液生产工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氟康唑注射液生产工艺,保证了成品中氟康唑含量,更有效地避免热源物质混入到成品中。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氟康唑注射液生产工艺,由配液、灌装、灭菌过程组成,具体为:
(1)、在浓配罐内加入注射用水76%-79%,并将氟康唑溶解后加入浓配罐混匀形成药液,将药液温度控制在77-80℃。
(3)、向浓配罐内加入活性炭后搅拌,进行吸附。
(5)、脱碳。
(6)、导入至稀配罐并加注射用水至全量后混匀,过滤,得注射液。
(7)、灌装并灭菌,得成品。
如上所述的一种氟康唑注射液生产工艺,更进一步说明为,所述的将氟康唑溶解,具体方法为:将氟康唑原料和注射用水15L加入到溶解罐内并密封溶解罐,将溶解罐内抽取真空至-150Pa,超声振荡溶解罐内2-3分钟,至氟康唑全部溶解后导入浓配罐,并在将溶解罐内抽取真空-100Pa至-1000pa后,超声振荡清洗溶解罐,清洗液导入浓配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太平洋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太平洋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91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凝胶药膏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葡萄糖酸氯己定含漱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