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茶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09407.9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2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平云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08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和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5 | 代理人: | 王培苓 |
地址: | 4145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茶 茶黄素 大生产 儿茶素 闷黄 杀青 醌类 破碎 茶叶加工 工艺技术 机械作用 生产技术 室内自然 工艺流程 传统的 多酚类 明亮度 收敛性 氧接触 成邻 初烘 复烘 黄烷 晾青 揉捻 晒青 缩合 萎凋 鲜叶 足干 技术推广 破损 采摘 茶叶 细胞 | ||
1.一种黄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鲜叶的采摘与选取;
S2.晾青:将带有露水或雨水的鲜叶原料均匀薄摊于晒簟上,并放置于阴凉、通风、清洁的场所进行晾干;
S3.晒青:将鲜叶薄摊于室外的日光下,温度为21-24℃,相对湿度为85-90%,共摊放30-40分钟;
S4.室内自然萎凋:晒青结束后收青入室内进行自然萎凋,控制室温在22-26℃,相对湿度在90%,每平方米摊叶1.5-2公斤;
S5.破碎:使用6CR-35型揉捻机,转速60转/分钟,每桶投叶量3-4公斤,揉捻3-5分钟,90%以上鲜叶不见明显损伤,90%达到叶细胞破碎,不能加压过重,不致茶汁揉出,出机时茶叶温度在原萎凋叶基础上不超过2℃,将室温控制在19℃,相对湿度控制在80%;
S6.杀青:使用6CST-60滚筒杀青机,进口温度达到90℃,最高220℃,出口温度115℃,萎凋鲜叶含水量67%,投叶量80kg/h,杀青时间3-4min,出锅叶温60℃,鲜叶含水量61%,出锅及时薄摊散热;
S7.揉捻作形:将S6处理后的茶青摊凉后的茶青投入揉捻机中进行揉捻,并辅助手工作业完成作形;
S8.初烘初闷黄:进口温度100-104℃,顶层温度70-72℃,烘40-45分钟,达到初步定型,下茶坯薄摊散热,温度降至38-40℃,含水量48-50%,至5成干并有刺手感;
S9.复烘再闷黄:进口温度116℃,预热5-10分钟,水分测定40%,已达到6-7成干,下烘坯温度52℃,散热摊凉到38-40℃时,拢堆再闷黄;
S10.足干:使用连续烘干机,进口温度85℃,摊叶厚度为不超过3cm,时间为15-20min,烘至足干,得到成品茶,密封装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选取上午九时到十时采摘的鲜叶原料,如果制作黄芽茶则选择单芽为主原料,如果制作黄小茶则选择一芽一叶、二叶初展为主原料,如果制作黄大茶则选择一芽多叶为主原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鲜叶原料均匀薄摊的厚度为3-5mm,选择的场所温度在24℃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在摊放18-22分钟时轻轻翻动一次,再摊放12-18分钟将茶青收入室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萎凋时长为6-9h,至萎凋茶叶的含水量为60-6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的破碎操作是指在揉捻机中通过适度揉、扭、挤、压等机械作用,使茶叶叶细胞达到破损,与酶和空气中的氧接触,在酶促作用下进行氧化形成多酚类的儿茶素,并最终形成使黄茶达到黄汤黄叶具有鲜艳明亮度的茶黄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8中闷黄时茶叶收拢堆厚8-10cm,闷黄2-3小时,中途翻堆一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9中再闷黄时时长1小时,茶叶堆厚1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平云茶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平云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940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压饼机
- 下一篇:一种石磨加工茶粉工艺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