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柱式电容器外观检测系统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09880.7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7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俞洋;陈佐政;金彬;沈威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07C5/00 | 分类号: | B07C5/0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顾翰林 |
地址: | 213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电传感器 光源 相机 电容器 基于机器 柱式 外观检测系统 传送带 视觉 推送机构 外观检测 工作台 竖式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柱式电容器外观检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机器视觉且结构简单,测试结果稳定的基于机器视觉的柱式电容器外观检测系统及其方法,包括工作台(1)、传送带(2)、一号位光电传感器(3)、一号位光源(4)、一号位相机(5)、二号位光电传感器(7)、二号位光源(8)、二号位相机(9)、三号位光电传感器(10)、三号位光源(11)、三号位相机(12)、四号位相机(13)、四号位光电传感器(14)、四号位光源(15)、五号位光电传感器(16)、竖式传送带(17)、六号位光电传感器(18)、六号位相机(19)、六号位光源(20)、执行机构位光电传感器(21)和推送机构(22)。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柱式电容器外观检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柱式电容器外观检测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电容器作为使用最普遍的电子元器件之一,各大生产厂家面对其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早已实现了电容器规模化、批量化生产。但是对于电容器外观缺陷,大部分生产厂家还是采用人工检测,由于人类的视觉检测本身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会随着操作者的责任心、疲劳度和经验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传统的人工视觉检测方法很难实现对大批量的电容器外观缺陷进行百分之百的准确检测,而且随着人力成本的不断提高,越来越不适应电容器的大规模生产需求了。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机器视觉且结构简单的基于机器视觉的柱式电容器外观检测系统及其方法。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柱式电容器外观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传送带、一号位光电传感器、一号位光源、一号位相机、二号位光电传感器、二号位光源、二号位相机、三号位光电传感器、三号位光源、三号位相机、四号位相机、四号位光电传感器、四号位光源、五号位光电传感器、竖式传送带、六号位光电传感器、六号位相机、六号位光源、执行机构位光电传感器和推送机构,所述传送带设在工作台上,所述工作台的延传送带前进方向分别设有一号位光电传感器、一号位光源、一号位相机、二号位光电传感器、二号位光源、三号位光电传感器、三号位光源、四号位光电传感器、四号位光源、五号位光电传感器、六号位光电传感器、六号位光源、推送机构位光电传感器和推送机构,所述一号位相机位于传送带的上方且朝向一号位光源,所述二号位光源和三号位光源为环状光源,所述二号位相机安装在二号位光源上且朝向传送带,所述三号位相机安装在三号位光源上且朝向传送带,所述四号位相机安装在四号位光源上且朝向传送带,所述六号位相机安装在六号位光源上方且朝向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设有间隙,所述竖式传送带安装在工作台上且位于间隙的两侧,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安装有五号位光源和五号位相机,所述五号位光源位于间隙处,所述五号位相机朝向间隙处,还包括PLC控制模块和PC机,所述PLC控制模块分别与传送带、一号位光电传感器、一号位光源、一号位相机、二号位光电传感器、二号位光源、二号位相机、三号位光电传感器、三号位光源、三号位相机、四号位相机、四号位光电传感器、四号位光源、五号位光电传感器、竖式传送带、六号位光电传感器、六号位相机、六号位光源、执行机构位光电传感器、推送机构、五号位光源和五号位相机信号连接,所述PC机分别与一号位相机、二号位相机、三号位相机、四号位相机、六号位相机和五号位相机信号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一号位光源、四号位光源、六号位光源和五号位光源均为条状光源。
作为优选,所述推送机构为气缸。
作为优选,还包括不良品存放区,所述不良品存放区设在工作台上且位于推送机构旁。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柱式电容器外观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PLC控制器控制传送带开始传送动作,将柱式电容器摆放在传送带上进行传动;
步骤二:当柱式电容器运动到一号位光电传感器时,PLC控制器收到触发信号并打开一号位光源和一号位相机进行照明和抓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理工学院,未经江苏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98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编码读取装置和编码读取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具有隔板结构的色选机的出料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