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驱动结构的变径套管装置及穿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10276.6 | 申请日: | 2017-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679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朱莫恕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五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结构 套管 装置 穿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径套管装置及穿刺器,包括变径套管组件,下盖板和下壳体,所述下盖板和下壳体夹紧固定所述变径套管组件,所述变径套管组件包括可径向移动的三个分瓣套管以及包裹所述分瓣套管的薄膜套管,所述分瓣套管沿纵轴呈圆环型排列并与所述薄膜套管组成容纳手术器械进出的中空通道;所述变径套管组件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分瓣套管沿径向做靠近纵轴或远离纵轴的直线运动,可以实现穿刺套管的直径变化。
本申请是名称为:一种带驱动结构的变径套管装置及穿刺器,申请日为:2017年06月03日、申请号为:2017104102224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创手术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穿刺器结构。
背景技术
穿刺器是一种微创手术中(尤其是硬管腔镜手术),用于建立进入体腔的人工通道的手术器械。通常由套管组件和穿刺针组成。其临床的一般使用方式为:先在患者皮肤上切开小口,再将穿刺针贯穿套管组件,然而一起经皮肤开口处穿透腹壁进入体腔。一旦进入体腔后穿刺针被取走,留下套管组件作为器械进出体腔的通道。
硬管腔镜手术中,特别是腹腔镜手术中,通常采用气腹机向患者腹腔持续的灌注气体(例如二氧化碳气体)并维持稳定的气压(约13~15mmHg),以获得足够的手术操作空间。套管组件通常由套管,外壳,密封膜(亦称器械密封)和零密封(亦称自动密封)组成。所述套管从体腔外穿透至体腔内,作为器械进出体腔的通道。所述外壳将套管、零密封和密封膜连接成一个密封系统。所述零密封通常不提供对于插入器械的密封,而在器械移走时自动关闭并形成密封。所述密封膜在器械插入时箍紧器械并形成密封。
一种典型的胆囊内窥镜手术中,通常在患者腹壁建立4个穿刺通道,即2个小内径套管组件(通常5mm)和2个大内径套管组件(通常10mm)。通常经由小内径套管组件进入患者体内的器械仅完成辅助操作;其中一个大内径套管组件作为内窥镜通道;而另一个大内径套管组件作为医生进行手术的主要通道。在此所述主要通道,约80%的时间应用5mm 器械;约20%的时间应用其他大直径器械;且手术中5mm器械与大直径器械需频繁切换。应用小直径器械时间最长,其密封可靠性较重要;应用大直径器械时往往为手术中的关键阶段(例如血管闭合和组织缝合),其切换便捷性和操作舒适性较重要。
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在妇科和胃肠科领域广泛开展,手术的种类越来越丰富,对于穿刺器的需求也凸显多样化。例如一种典型的肠手术中需要通过穿刺器向患者体内插入15mm 的吻合器,然而通常所述主要通道为10mm或12mm穿刺器,需要额外建立一个15mm的穿刺通道。例如一种典型的妇科手术中需要建立15mm的穿刺通道便于取出切割下来的子宫组织,然而通常所述主要通道为10mm或12mm穿刺器,需要额外建立一个15mm的穿刺通道。前述两种手术场景中,若穿刺通道直径可在10mm(12mm)到15mm直径方便的切换,用以插入吻合器进行吻合或取出较大病变器官(组织),则可减少额外的穿刺通道,减小对于患者的损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此类型的穿刺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了一种带驱动机构的变径套管装置,包括变径套管组件,下盖板和下壳体,所述下盖板和下壳体夹紧固定所述变径套管组件,其中,所述变径套管组件包括可径向移动的三个分瓣套管以及包裹所述分瓣套管的薄膜套管,所述分瓣套管沿纵轴呈圆环型排列并与所述薄膜套管组成容纳手术器械进出的中空通道;所述变径套管组件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分瓣套管沿径向做靠近纵轴或远离纵轴的直线运动。
本发明的一种实现方案中,其中,所述变径套管组件包括初始状态和胀大状态:所述初始状态下,三个分瓣套管形成具有基本圆环的横向截面,基本圆环内径为D1;所述胀大状态下,三个分瓣套管径向移动远离纵轴,形成具有胀大圆环的横向截面,胀大圆环内径为D2,且D2D1。
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案中,其中,所述分瓣套管包含分瓣管体以及与分瓣管体近端连接固定的套管驱动,所述套管驱动包含导轨以及其近端的连杆驱动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五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五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02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穿刺针及超声穿刺装置
- 下一篇:基于温度场检测的静脉穿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