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低收缩型聚酯工业丝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13961.4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03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山水;王丽丽;杨大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10/02 | 分类号: | D01D10/02;D01F6/92;D01F1/10;C08G63/86;C08G63/183 |
代理公司: | 上海统摄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03 | 代理人: | 金利琴 |
地址: | 215226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缩 聚酯 工业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低收缩型聚酯工业丝的制备方法,采用FDY工艺,在紧张热定型工序与卷绕工序之间增设松弛热处理工序,松弛热处理是指将聚酯丝束在适当的松弛状态经过一定温度的空间,适当的松弛状态是指卷绕的超喂率为3.0~5.0%,一定温度是指200~240℃,一定温度的空间是指一对平行排列且非共面的热板之间的空间,热板位于FDY设备中最后一组热定型辊与卷绕辊之间。本发明通过热处理温度与较高的超喂率的相互配合,提高了纤维结晶的完整性,减少了其应用过程中的热收缩,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应用前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酯纤维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超低收缩型聚酯工业丝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涤纶是我国聚酯纤维的商品名称,是合成纤维中的一个重要品种,是对苯二甲酸(PAT)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乙二醇(EG)为原料经酯化或酯交换和缩聚反应而制得的成纤高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再经纺丝和后处理制成的纤维。在涤纶问世初期,其主要用于服用,其品种以棉型和毛型短纤、普通长丝为主。由于聚酯纤维具有熔点高、机械性能优良和耐化学性能优良的特性,并随着涤纶服用行业的日益饱和,涤纶的应用逐渐向产业用方向扩展。同时随着市场的逐渐饱和,开发性能更为优异的涤纶产品也是发展的必然要求。
收缩率是涤纶工业丝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与一般固体物质可逆的热胀冷缩现象不同,化学纤维受热后,往往发生不可逆热收缩,在热水洗涤和熨烫时,收缩表现得更为明显。工业丝(如帘子线、运输带和传送带等)更在长时间的高温下进行使用,其收缩率的表现就更加成为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低收缩型涤纶工业丝具有受热后收缩小的特点,其织物或由其制成的橡胶制品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和耐热稳定性,能吸收冲击负荷。主要用于涂层织物、输送带纬线等。其产量约占涤纶工业丝产量的20%。虽然现有技术通过控制超喂率并进行紧张热定型也能制得低收缩型涤纶工业丝,但由于紧张热定型过程中纤维的长度被固定不可改变,会抑制大分子链的折叠,限制晶粒的生长,导致结晶存在缺陷,生产的聚酯的品质会受到影响,其热收缩的进一步降低也受到限制。
因此,开发一种结晶缺陷少且热收缩小的超低收缩型聚酯工业丝极具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结晶存在缺陷且热收缩无法进一步降低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晶缺陷少且热收缩小的超低收缩型聚酯工业丝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超低收缩型聚酯工业丝的制备方法,采用FDY工艺,在紧张热定型工序与卷绕工序之间增设松弛热处理工序;
所述松弛热处理是指将聚酯丝束在适当的松弛状态经过一定温度的空间;
所述适当的松弛状态是指卷绕的超喂率为3.0~5.0%;
所述一定温度是指200~240℃。
本发明通过热处理温度与超喂率的相互配合以降低聚酯工业丝的收缩率,纤维在热处理时,其非晶区内的大分子链容易形成折叠链,有利于晶粒的进一步生长,此时结晶度升高,伴随着结晶度的升高,纤维会产生一定量的收缩,本发明通过提高超喂率,一方面消除了高弹形变对卷绕的影响,另一方面消除了结晶度提高过程中纤维的收缩的影响。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如上所述的超低收缩型聚酯工业丝的制备方法,超低收缩型聚酯工业丝的纤度为930~1670dtex,断裂强度≥7.0cN/dtex,线密度偏差率≤1.5%,断裂强度CV值≤2.5%,断裂伸长率为20±1.5%,断裂伸长CV值≤7.0%,4.0cN/dtex负荷的伸长率的为5.0±0.8%,网络度为6±3个/m,含油率为0.50±0.20wt%,本发明的超低收缩型聚酯工业丝的加工及机械性能与现有技术的低收缩聚酯工业丝性能相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39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