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抛晶陶瓷砖表面耐磨性能的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14162.9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58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史杰;刘俊荣;冉舰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41/89 | 分类号: | C04B41/89;C03C8/04;C03C8/02;C03C8/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 |
地址: | 52813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陶瓷砖 表面 耐磨 性能 工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抛晶陶瓷砖表面耐磨性能的工艺方法,包括:往干燥和表面清理后的陶瓷砖砖坯表面喷水润湿表面,布施面釉形成面釉层;根据设计的图案,往面釉层上喷印装饰墨水,形成装饰图案层;往装饰图案层上均匀布施铝硅体系干粒,形成膨胀系数调整层;然后再均匀布施该铝硅体系干粒与高硼硅体系干粒的混合物,形成表面耐磨釉层;将布施干粒后的陶瓷砖坯在120~180℃下干燥8~15min;干燥后的陶瓷砖坯放入烧成窑中,1170~1230℃的温度下烧成60~120min;抛光,磨边,得陶瓷砖成品;所述工艺制备的抛晶陶瓷砖,耐磨性能达到4级,而且不影响陶瓷砖的其它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砖的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高抛晶陶瓷砖表面耐磨性能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一次烧干法干粒抛晶工艺是一种在陶瓷砖生产领域较为常用的工艺,具有应用要求低、生产工艺简单、产品釉层透明、色彩清晰、气泡少、防污性能高等优点。尤其是随着陶瓷大板生产的扩大,该生产工艺更是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是,申请人在该类产品的推广过程中,从消费终端反映的信息发现,目前无论是国内的主流品牌还是国外的高端品牌,均不能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具有较高耐磨性能的要求。
目前的干粒材料主要由硅铝体系与碱金属、碱土金属元素构成。该类材料本身不具有较优良的耐磨性能,即使采用一些常规的调整配方的方法,如提高铝元素的含量或增加晶核剂来增加晶体含量,也不能大幅度地提高抛晶陶瓷砖的耐磨性能,而且又会提高釉料的粘度,导致釉层气泡增多、釉面乳浊、防污不达标等重大缺陷。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抛晶陶瓷砖表面耐磨性能的工艺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抛晶陶瓷砖的耐磨性能不足,不能满足消费者对抛晶陶瓷砖具有较高耐磨性能的要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抛晶陶瓷砖表面耐磨性能的工艺方法,包括:
S01.往干燥和表面清理后的陶瓷砖砖坯表面喷水润湿表面,布施面釉形成面釉层;
S02.根据设计的图案,往面釉层上喷印装饰墨水,形成装饰图案层;
S03.往装饰图案层上均匀布施铝硅体系干粒,形成膨胀系数调整层;然后再均匀布施该铝硅体系干粒与高硼硅体系干粒的混合物,形成表面耐磨釉层;
S04.将布施干粒后的陶瓷砖坯在120~180℃下干燥8~15min;
S05.干燥后的陶瓷砖坯放入烧成窑中,1170~1230℃的温度下烧成60~120min;
S06.抛光,磨边,得陶瓷砖成品。
所述的提高抛晶陶瓷砖表面耐磨性能的工艺方法中,所述步骤S03中的耐磨釉层由铝硅体系干粒和高硼硅体系干粒以7∶3~9∶1的比例混合而成。
所述的提高抛晶陶瓷砖表面耐磨性能的工艺方法中,所述步骤S03中的铝硅体系干粒,按照重量份计算,包括:
二氧化硅 56~64份,
氧化铝 8~15份,
氧化钙 10~15份,
氧化镁 0~6份,
氧化锌 2~5份,
氧化钡 1~6份,
氧化锂 0~3份,
氧化钾 1~4份,
氧化钠 3~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未经佛山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41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