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弯曲性的HPF成型构件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14924.5 | 申请日: | 2015-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2321B9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吴振根;赵悦来;金圣祐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POSCO |
主分类号: | C22C38/32 | 分类号: | C22C38/32;C22C38/28;C22C38/06;C22C38/04;C22C38/02;C22C38/22;C22C38/26;C22C38/24;C22C38/20;C22C38/54;C22C38/50;C22C38/48;C22C38/46;C22C38/4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胡少青;郭栋梁 |
地址: | 韩国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弯曲 hpf 成型 构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弯曲性优异的HPF成型构件及其制造方法。HPF成型构件在坯料钢板的表面形成有熔融镀铝层,所述坯料钢板以重量%计包含0.18-0.25%的C、0.1-0.5%的Si、0.9-1.5%的Mn、0.03%以下的P、0.01%以下的S、0.01-0.05%的Al、0.05-0.5%的Cr、0.01-0.05%的Ti、0.001-0.005%的B、0.009%以下的N、余量Fe及其他杂质,在所述坯料钢板的表层部内,铁素体相在厚度50μm以内连续或不连续地形成,铁素体相在所述表层部所占的分率为5%以下;在所述坯料钢板表层部,大小为1μm以下的碳化物以在整体碳化物分布中占90%以上的方式分散分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要求耐撞特性的汽车用结构构件的HPF成型构件,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如下的HPF成型构件及其制造方法,即:将钢材加热到奥氏体单相区,用模具急速冷却,并实施热轧成型,从而具有1300MPa以上拉伸强度的超高强度。
背景技术
近来,汽车行业中为了车身轻量化及乘客保护,对耐撞特性优异的超高强度钢材开发及其适用的需求非常大。为了确保这样的特性,热衷于研究具有1300MPa以上拉伸强度的超高强度的钢材,但是,因超高强度不具有充分的成型性,难以成型具有复杂形状的构件,而且由于回弹而难以保证形状的精度。
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问题,提出了热压成型法(HPF,Hot Press Forming),作为这种方法可举例在US6296805等中提出的技术。该专利公开的技术中,在高温对具有耐热性的熔融镀铝钢材进行热处理后,通过热成型而成型出构件,接着进行急速冷却,在构件整体上保证马氏体,从而制造具有超高强度的HPF成型构件。但是,通过上述技术制造出的HPF成型构件中,为确保超高强度而在HPF成型构件的整个厚度上主相为马氏体,其分率为100%。偶尔在通过模具进行的冷却速度变慢或成型构件为薄板钢材(1mm以下)的情况下,在马氏体晶界会生成铁素体或/及贝氏体,这些导致HPF成型构件的强度及弯曲性能降低,因此这些相被认为是原来不期望的相。
另外,大家公认评价HPF形成构件的耐撞特性的代表性指标为弯曲性。例如,如汽车B柱(B-pillar)等,所需要的特性(弯曲性)为,在车辆从侧面被碰撞而HPF成型构件弯曲时,能够使其弯曲至特定距离(角度)以上,而不断裂。但是,已知的是,由于构件自身的超高强度及组织上弯曲性脆弱的马氏体,整个厚度由马氏体及/或晶界铁素体构成的HPF成型构件的弯曲性是差劣的。如果为了提高弯曲性而使HPF成型构件的组织形成为贝氏体,则难以保证超高强度。
因此,本发明人研究了能够确保HPF成型构件的超高强度的同时能够提高弯曲性来确保耐撞特性的方法。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HPF成型构件,其能够适用于要求耐撞特性的汽车用结构构件等中,且具有1300MPa以上拉伸强度的超高强度,而且弯曲性优异。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上述的HPF成型构件的方法。
但是,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不限于上述提及的课题,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人员可以通过以下记载内容会明确理解没有提及的其他问题。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弯曲性优异的HPF成型构件,所述HPF成型构件在坯料钢板的表面形成有熔融镀铝层,其中,
所述坯料钢板以重量%计包含0.18-0.25%的C、0.1-0.5%的Si、0.9-1.5%的Mn、0.03%以下的P、0.01%以下的S、0.01-0.05%的Al、0.05-0.5%的Cr、0.01-0.05%的Ti、0.001-0.005%的B、0.009%以下的N、余量Fe及其他杂质,
在所述坯料钢板的表层部,铁素体相在厚度50μm以内连续或不连续地形成,铁素体相在所述表层部所占的分率为5%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POSCO,未经株式会社POSCO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49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