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制备酶标记抗体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18350.9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0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张耀东;李瑶;夏梦凡;赵梦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535 | 分类号: | G01N33/535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1 | 代理人: | 高雪霞 |
地址: | 71006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体 酶标记抗体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制备 复合物 功能化 氨基 酰基化反应 传统意义 化学交联 酶标抗体 凝胶过滤 偶联反应 偶联过程 酰胺键 标量 透析 羧基 封装 蛋白 保证 | ||
1.一种利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制备酶标记抗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合成PCN-333
将2,4,6-三(4-羧基苯基)-1,3,5-三嗪与六水合三氯化铝按质量比为1:2~4加入N,N-二乙基甲酰胺中或将2,4,6-三(4-羧基苯基)-1,3,5-三嗪与三氯化铁按质量比为1:0.6~1.5加入N,N-二乙基甲酰胺中,并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超声至固体完全溶解,然后加入三氟乙酸,混合均匀,所得混合液在100~130℃下加热搅拌17~24h,反应完后离心分离,固体经洗涤、干燥,得到粒径为250~300nm的PCN-333;
(2)功能化PCN-333
将PCN-333、N-(3-二甲氨基丙基)-N'-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N-羟基硫代琥珀酰亚胺按质量比为1:4~22.5:8~50加入超纯水中,常温振荡反应30~40min后,用超纯水将固体离心洗涤,得到功能化PCN-333;
(3)合成酶标抗体复合物
将功能化的PCN-333加入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再加入抗体,常温振荡孵育30~40min后,在4℃下孵育10~15h,用PBS离心洗涤收集固体;所得固体分散于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再加入酶,振荡孵育后,离心收集固体,用封闭液封闭后,分散于含牛血清白蛋白的稀释液中,得到酶标抗体复合物,于4℃下储存;
上述功能化的PCN-333与抗体、酶的质量比为1:0.1~0.3:0.0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制备酶标记抗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2,4,6-三(4-羧基苯基)-1,3,5-三嗪与N,N-二乙基甲酰胺的质量-体积比为1mg:0.4~1.4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制备酶标记抗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2,4,6-三(4-羧基苯基)-1,3,5-三嗪与三氟乙酸的质量-体积比为1mg:0.01~0.02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制备酶标记抗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得混合液中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浓度为0.4~0.6mmol/L,其中所述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数均分子量为5000~100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制备酶标记抗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得混合液中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浓度为0.02~0.03mmol/L,其中所述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数均分子量为40000~500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制备酶标记抗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PCN-333、N-(3-二甲氨基丙基)-N'-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N-羟基硫代琥珀酰亚胺的质量比为1:4.5~10:10~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制备酶标记抗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抗体为第一抗体或第二抗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制备酶标记抗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酶为辣根过氧化物酶、微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酶、细胞色素c中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师范大学,未经陕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835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